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了筛选出适合淮北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青贮玉米品种,采用同一播期,随机区组设计,选择10个青贮玉米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对其生物产量、生育期及综合性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禾博士126产量居第1位,折合产量为63 050 kg/hm~2;其次是黎乐66、褀华703、YF1235,产量均达到58 000 kg/hm~2以上;成熟期适宜,综合性状较好,适合在淮北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2.
大豆ZF-HD蛋白家族的全基因组序列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源异形盒基因家族的同源域蛋白在植物、动物和真菌发育过程中作为转录因子起着重要的作用[1]。自从1993年Schinder首次发现植物同源结构域(PHD,Plant homeodomain)以来,还发现在拟南芥蛋白HAT3.1和HOXIA内含有一段富含半胱氨酸的保守序列,此序列与金属离子结合结构域(Metal-binding domains)非常相似[2]。而PHD是14种已知锌指结构域中的1种,存在于400多种真核生物蛋白中,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3-4],因此命名为ZF-HD(Zinc finger homeodomain)蛋白。该类蛋白通过调节染色质状态来调控基因转录、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等生命活动,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中该类蛋白的突变分析表明叶片发育涉及分生组织特异的Knotted-like同源异形盒基因的下调表达[5-6],这些基因的异位表达导致叶片细胞发育的改变,表明它们在早期叶片发育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7]。目前对动物中ZF-HD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研究较为广泛和深入,而在植物中仅有少数ZF-HD蛋白的功能被阐明,尤其是植物逆境胁迫过程中该类蛋白的功能研究甚少。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海蓬子的起源、分布及分类等植物学特性、化学成分及保健价值;人工栽培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技术,以及耐盐机理及耐盐基因克隆等方面的最新成就,进一步展望了海蓬子扩大应用的前景及其在耐盐研究中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大豆异黄酮受多基因控制,采用传统育种方法提高大豆异黄酮含量比较困难。我们之前的研究中表明,CHS8基因在异黄酮生物合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CHS8基因过量表达并不能显著提高异黄酮含量。本研究利用Microarray技术,检测了高异黄酮品种RCAT Angra (RCAT)和低异黄酮品种Harovinton (HVNT)的18 362基因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表达水平的变化以及大豆种子中异黄酮累积的趋势,利用RT-PCR证实CHS8和IFS2分别是CHSs和IFSs基因家族中的主要基因;证实CHS8是类苯基丙醇主路径中的主基因,并发现异黄酮支路中的IFS2基因在RCAT和HVNT品种中表达差异亦达到显著水平。进一步利用发根农杆菌转化系统,在大豆上分别过量表达CHS8、IFS2和CHS8+IFS2,前两者异黄酮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65.9%和34.4%,但增幅未达显著水平;而后者则提高了82.3%,增幅达显著水平(P<0.0001),因而证实大豆中异黄酮的积累由CHS8和IFS2基因共同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适合黄淮海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质、成熟期适宜的大豆新品种。[方法]采用同一播期,进行随机区组设计,以中黄13为对照,对9个夏大豆新品系进行鉴定试验。[结果]郑1427产量为3 316.95 kg/hm~2,居第1位,比对照增产23.98%;皖豆905产量为3 125.25 kg/hm~2,居第2位,比对照增产16.82%;圣豆24产量为2 941.95 kg/hm~2,居第3位,比对照增产9.96%;周豆26号产量为2 908.5 kg/hm~2,居第4位,比对照增产8.72%;圣豆22产量为2 875.2 kg/hm~2,居第5位,比对照增产7.47%。这5个品种与对照熟期相近,生育期日数均低于101 d。[结论]郑1427、皖豆905、圣豆24、周豆26号、圣豆22适宜在淮北地区作夏播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