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2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籽粒大小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之一。采用籼稻品种 V20B 与细长型爪哇稻品种 CPSLO17 衍生的重组自交系开展水稻糙米籽粒大小 QTL 定位研究,挖掘遗传稳定的主效 QTL,为优质高产稻品种培育提供新的基因资源和科学依据。【方法】基于 V20B/CPSLO17 遗传背景的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结合150 份重组自交系在 4 种环境(2019 年贵州贵阳、2020 年贵州贵阳、2021 年贵州贵定、2021 年海南三亚)中的糙米籽粒大小表型数据,采用 IciMapping 4.0 软件的 ICIM-ADD 方法进行 QTL 扫描。【结果】亲本 V20B 的糙米籽粒大小显著大于 CPSLO17,重组自交系的糙米籽粒大小在 4 种环境间差异显著,均表现出连续的单峰分布。4 种环境共检测到分布于 7 条染色体上的 11 个与糙米籽粒大小相关的 QTL,LOD 值均介于 3.00~14.57 之间。4 个 QTL(qRGS5、qRGS7.1、qRGS7.2 和 qRGS11.3)的表型贡献率超过 10%,其中 qRGS5 在 4 种环境中均被重复检测到,分别解释群体表型变异率的 29.71%、28.77%、17.27% 和 12.50%。3 个 QTL(qRGS2.1、qRGS2.2和 qRGS12)的增效等位基因源自亲本 CPSLO17,8 个 QTL(qRGS4.1、qRGS5、qRGS7.1、qRGS7.2、qRGS8、qRGS11.1、qRGS11.2 和 qRGS11.3)的增效等位基因源自亲本 V20B,qRGS5 在 4 种环境中的增效等位基因均源自亲本 V20B。【结论】亲本 V20B 和 CPSLO17 间糙米籽粒大小差异极显著,糙米籽粒大小性状易受环境影响。QTL qRGS5 是影响糙米籽粒大小且遗传稳定的主效 QTL,在糙米籽粒大小性状基因挖掘和高产优质稻分子育种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6-苄基腺嘌呤对大麦耐盐性的调节机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外施10-9mol/L6-苄基腺嘌呤(6-BA)可促进大麦种子的出苗并缓解盐胁迫对大麦生长的抑制。在200mmol/LNaCl胁迫下,耐盐性较强的鉴4根尖内源异戊烯基腺苷组(iPAs)含量较高,维持高含量的时间较长;而科品7号根尖iPAs含量则迅速下降。外源6-BA使两者iPAs含量增高。盐胁迫下鉴4叶片中腐胺(Put)含量比较稳定,而科品7号叶片中Put含量却明显上升。外源6-BA、ABA和Ca(NO3)2使科品7号中Put含量明显下降,使鉴4中精胺(Spm)含量上升。  相似文献   
3.
为水稻苗期耐冷性QTL定位克隆研究提供实验素材,以213个IR24/Asominori重组自交家系(RIL)为作图群体,并以141个SSR标记构建的分子连锁图谱为基础,结合苗期低温处理后亲本和213个RILs的苗期死苗率,运用QTL IciMapping 4.0软件进行水稻苗期耐冷性QTL检测及其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在第6、第11和第12染色体上检测到3个苗期耐冷性QTL,分别命名为qCTS-6、qCTS-11和qCTS-12。这3个QTL的LOD值分别为3.194 3、4.688 2和3.797,对应表型变异的解释率分别为5.662 7%、8.549 6%和12.787 7%,且抗性等位基因均来自苗期耐冷亲本Asominori。  相似文献   
4.
为选择适宜酿酒用辅料稻壳的优质品种,选用与酿酒质量密切相关的稻壳的容积重和完整壳率等形态物理特征为指标,采用常规栽培与安全栽培模式,对5种杂交籼稻(黔优388、金优785、香两优875、奇优894和竹优7号)进行品种筛选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黔优388、金优785、香两优875和奇优894等4个品种稻壳的容积重均显著低于对照,黔优388和金优785的完整壳率显著高于对照,而竹优7号、香两优875和奇优894的完整壳率与对照差别不显著;从生产需求的角度出发,宜选择黔优388、金优785等品种;同时制定了相应的配套安全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稻田水旱轮作是解决水稻连作障碍的有效途径,同时有利于提高稻田产出效益及耕地利用率,对促进贵州地区水稻种植提质增效和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积极意义。为贵州深入推广稻田水旱轮作模式提供参考,综述贵州山区稻田水旱轮作模式在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土壤理化特性方面的生态效应研究,介绍目前贵州山区常见的稻田水旱轮作模式,从加强不同作物生长发育特征特性研究、强化科技支撑与技术服务、因地制宜选择轮作模式方面提出贵州山区稻田水旱轮作模式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粳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提高粳稻育种组合选配的针对性和育种效率,通过变异系数、遗传多样性指数、聚类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二维排序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不同生态区80份粳稻种质资源的8个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8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1.06%~36.97%,其中,千粒重的变异系数最小,每穗总粒数的变异系数最大;8个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54~2.06,其中,单株有效穗数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结实率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低;在欧式距离9.0处,可将80份参试材料分为4类,各类表型性状差异明显;根据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80份粳稻种质资源中贵州的毕大香6号综合性状排名第1位,同时筛选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株高、穗长和单株有效穗数性状可作为粳稻种质资源综合评价的关键指标;利用主成分二维排序分析筛选到矮秆、大穗、分蘖能力强及结实率高的4类优异种质资源,结合二维排序结果,大方晚糯是在二维排序重叠种质,可作为育种中间材料。同时基于主成分构建了粳稻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方程。  相似文献   
7.
半矮秆水稻广丛对赤霉素的反应及遗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丛是一个籼型半矮秆品种,其携带的矮生基因为sd-s(g),用赤霉素(GA3)处理的试验结果表明,它对GA3反应是敏感的。对GA3反应敏感性的遗传分析表明,广丛和矮仔粘,80-7010杂交组合的F2个体呈连续单峰次数分布,而与雪禾矮早杂交组合的F2个体是连续双峰次数分布,表现为3高:1矮。  相似文献   
8.
为挖掘稳定遗传的稻谷粒重性状QTL,本研究以V20B/CPSLO17组合衍生的150个重组自交家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 RIL)为作图群体,在3个环境(2019贵阳, 2020贵阳, 2019三亚)对稻谷粒重性状进行QTL检测及其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3个环境共检测到6个稻谷粒重QTL,其中QTL qTGW5-1在2种环境被重复检测到;QTL qTGW5-2和qTGW5-3具有较大遗传效应,表型变异贡献率高达139.796%和99.414%,两者的LOD值分别为35.113和28.411。qTGW5-2的加性效应源自亲本CPSLO17;qTGW5-3的加性效应源自亲本V20B。本研究结果为挖掘新的稻谷粒重性状基因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以高垩白度品种V20B和低垩白度品种CPSLOi7作为亲本,构建150个V20B/CPSLO 17重组自交家系(RIL)为作图群体,进行稻米垩白QTL检测及其遗传效应分析.以垩白度作为衡量稻米垩白高低的表型数据,结合SLAF标签构建的分子连锁图谱,运用MapQTL5软件检测到4个稻米垩白QTL,分别命名为qC-5a、qC-5b、qC-5c和qC-5d.分析结果表明这4个QTL的LOD值分别为4.02、4.09、3.94和4.1,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分别为11.6%、11.8%、11.2%和11.8%,且这4个QTL抗性等位基因都来自低垩白亲本CPSLO17.  相似文献   
10.
汕优108系贵州省水稻工程研究中心、贵州省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珍汕97 A与恢复系黔恢108组配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于2013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汕优108父母本的主要农艺特性,总结了该组合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