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2019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利用EC细网格数值预报产品对2015年3月出现在抚顺章党站的2次一般性降水过程的温度变化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EC细网格预报的2m温度值作为未来温度预报的直接依据有一定的误差,在有降水时,EC细网格2m露点温度以及1 000 hPa风在y方向上的分量V在降水前后的变化可作为判断平流降温和非绝热降温的主要依据,如果降水开始后露点温度下降且V分量符号由正转负,说明有冷空气侵入,平流降温明显;如果降水开始后露点温度明显上升且V分量符号没有变化,始终为正值,说明没有冷空气侵入,以非绝热降温为主.  相似文献   
2.
李亚中 《现代农业科技》2013,(18):244-245,247
利用抚顺市章党站2011年12月至2012年1月在夜间出现气温不降反升天气过程时的常规气象要素观测资料以及micaps系统资料,通过温度变化方程,从1 000、925、850、700 hPa 4个层面,对温度变化的非绝热项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仅就非绝热项而言,有3种情况有利于百叶箱温度的上升,即任意2层有较低温度露点差、任意一层有较低温度露点差同时该层具有较大的水汽压、8:00每一层都有较低的温度露点差。  相似文献   
3.
利用常规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以及数值预报产品,对2016年7月25日抚顺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发生在偏西气流的纬向环流形势下,500hPa贝加尔湖冷空气东南移是造成此次抚顺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冷空气是由贝加尔湖脊向东南方向移动导致;850hPa上,辽西地区有切变线东移,对抚顺地区降水产生直接影响,此次暴雨过程存在强盛的西南风低空急流建立,急流中心风速可达22m/s;200hPa存在强盛的高空急流,抚顺处于高空急流轴右侧,有急流的分流区。  相似文献   
4.
根据1961—2010年抚顺地区共50年的初霜冻当日及前1 d的气象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抚顺地区初霜冻发生规律进行了时空变化特征的分析和预报方法的研究,得出初霜出现日期与当日最低气温及最低0 cm地温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影响初霜最重要的因子是温度;章党地区的初霜预报指标为首次出现最低气温≤1℃的日期,以该指标进行预报,准确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5.
2017年7月14日和21日,清原县先后出现两次暴雨过程,分别为97.7mm和57.1mm。针对这两次降水过程EC细网格累计降水量给出的结果是1.4mm和22.5mm,存在很大偏差。所以,将EC细网格累积降水量的大小作为判断未来降水量大小的直接依据不是很理想。本文根据EC细网格其它物理量在清原站的格点值,对这两次暴雨过程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EC细网格以下物理量维持时间越长越有利于降水量的增大,⑴低层大比湿值。⑵850hPa西南低空急流。⑶500hPa高度值由大变小。⑷低层和中高层的温度差大。  相似文献   
6.
抚顺市浅层地温气候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抚顺市3个国家基本气象站2005—2017年逐日平均5、10、20 cm浅层地温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法分析地温的年际和四季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各月5、10、20 cm浅层地温呈单峰分布,1—7月呈上升趋势,8—12月呈下降趋势,7月最高,8月次高,1月最低;年平均5、10、20 cm浅层地温呈增温趋势,增温幅度分别为0.6、0.7、0.7℃/10 a;四季中除秋季外,其余季节均为增温趋势,其中以春季增温趋势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分析北四平乡适宜蓝莓生长的特有的气候特点,包括适宜的温度、充足的光照和稳定、充足的降水。新宾不仅自然气象条件优越,政府高度重视、群众普遍参与也是发展蓝莓产业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8.
利用抚顺市章党站2012年1月期间常规气象要素观测资料以及MICAPS分析资料,通过温度变化方程,对1月部分最低气温与850 h Pa的温度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850 h Pa的温度主要受平流变化和绝热变化的影响。多数情况下,1 000 h Pa的平流与850 h Pa的平流保持同步变化,且1 000 h Pa的冷平流变温幅度大于850 h Pa的冷平流变温幅度。地面气温的变化主要受非绝热变化的影响,由此决定了地面气温的变化常常与850 h Pa温度的变化不一致。  相似文献   
9.
利用抚顺市2002—2011年11月月极端最低气温出现的夜间常规气象要素观测资料以及micaps系统资料,通过温度变化方程,对抚顺市过去10年11月的月极端最低气温过程在地面和850hPa2个层面,从温度的平流变化、绝热变化和非绝热变化3个方面分别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多数情况下,850hPa的平均冷平流强度低于1000hPa;在地面,除强冷平流外,一般情况下温度的平流变化与非绝热变化相比很小,常可忽略不计,夜间气温的下降大多数是由非绝热作用引起的;由于抚顺周围的特殊地形,当吹较强的西北风时容易形成乱流混合增温现象。这种现象可在一定程度上补偿夜间的辐射降温,从而使夜间的气温不至于降得太低;在850hPa,当温度露点差≤5℃时,可使850hPa的温度升高2℃以上。  相似文献   
10.
选取抚顺地区2018年10月9日、28日2次冷涡天气过程,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对高空环流背景、地面形势以及水汽条件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2次天气过程预报员均出现漏报现象。通过对2次过程的天气形势分析以及数值预报检验,发现欧洲中心细网格(数值预报)对于高空冷涡配合地面倒槽产生的降水预报时间比实际降水时间延迟;对冷涡后部配合地面低压产生的降水预报时间比实际降水提前。预报员主观预报出现漏报的原因主要缘于对冷涡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机理及结构认识不足,对水汽、抬升等关键降水要素缺乏合理的预报订正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