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为探讨不同浓度沼液喷施对全膜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试验通过不同处理,对其肥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用50%的沼液稀释液叶面喷施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保水和持续供肥能力增强,提高了全膜冬小麦产量,平均亩产达479.8kg,产量提高了22.09%,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甘肃省泾川县紧紧围绕"生态、和谐、美丽泾川"建设目标,以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实施为抓手,把关注的目光聚焦农村环保,通过综合运用舆论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等形式,推动了农村环保问题的解决,使农村环境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善,唱响了农村环保的主旋律. 一、环保宣传转观念,让农民真正动起来 广大农民群众是农村环保工作的直接受益者,也是做好农村环保工作的主力军,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参与是关键.近年来,泾川县采取促进环保机构向农村延伸,在全县14个乡(镇)成立了环保所,实现了县、乡、村三级环保网络全覆盖.同时充分利用广播、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采取制作播出专题片、设置户外宣传牌、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标语、散发宣传资料、展出宣传牌等形式,广泛宣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大力宣传农村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泾川县坚持从欠发达地区传统农业县的实际出发,突出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制度创新,高起点谋划、高标准示范、多产业支撑、多类型推进,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初步走出了欠发达地区统筹城乡、组团发展、一体推进的新农村建设路子. 一是以生产发展为核心,壮大提升三大产业,农民增收入持续增长.始终把发展生产、富民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不断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速,年均增长15.1%.果品、畜牧、蔬菜三大特色产业收入达到2706.4元,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1.7%,比2008年增长了1.5倍,跻身全省果品大县、牛羊大县、蔬菜大县行列.发展林下养鸡134万只、林下种植4.6万亩,完成树种改优4.1万亩,落实林权抵押贷款1.25亿元.  相似文献   
4.
随着可持续发展、循环农业、低碳经济等观念的不断普及,农村沼气作为清除有机污染、提供有机肥料、生产清洁能源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户用沼气池,一户一池的设计符合农民居住分散的特点,农村面源污染日趋严重的现状,对解决农民生活用能、转变农村能源结构、清除养殖和生活污染、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阐述户用沼气工程在"一池二窖三改"循环农业模式中的作用,并结合"一池二窖三改"循环农业模式在推广过程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和方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是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人民福祉、关平民族未来的伟大事业.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确定了一系列制度规定,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特别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相适应的矛盾越发突出,群众反映比较强烈.  相似文献   
6.
泾川县位于甘肃东部、陕甘交界处.全县辖14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215个村,总人口35.86万人,总耕地面积5.86万hm2.境内海拔930~1460m,年平均日照2274h,年平均气温10.4℃,年均降水555mm,无霜期174d,相对湿度69%.年蒸发量1339.6mm,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人工林面积5.4万hm2,林木蓄积量7.4万m3,森林覆盖率37.13%,退耕还林面积1.9万hm2,全县适宜修建沼气池农户3.65万户.  相似文献   
7.
泾川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约80%的农村人口生活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是典型的水资源短缺旱作农业区。多年来,为解决水资源短缺与粮食生产及经济作物发展效益低下的突出问题,在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推广传统旱作技术的前提下,上世纪80年代引进推广了地膜覆盖玉米栽培技术后,农膜的应用规模逐年扩大,应用技术不断创新,有力地提升了旱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了全县粮食安全,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极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循环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它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理念和模式,以实现资源使用的减量化、产品的反复使用和废弃物的资源化为目的,用"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环状反馈式循环理念重构经济运行过程,最终实现最优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循环经济遵循"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行为原则,一般认为,循环经济在农业上的应用就是生态农业,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建设,遵循着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生物链规律,把种植业和养殖业联系起来,使农业废弃物资源得到再生增值和多级利用,能有效实现农业生产无害化、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  相似文献   
9.
推行『猪沼果』工程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佛净 《甘肃农业》2000,(8):16-16,38
  相似文献   
10.
沼气生产作为我国新农村建设中解决农村能源短缺问题的重要手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介绍了沼气、沼渣和沼液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以为农村沼气生产的发展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