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16S rDNA序列分析法对实验室分离得到的3株乳酸菌(标号分别为H菌、031菌和HN菌)进行分类鉴定.结果显示H菌、031菌和HN菌16S rDNA序列相似性为99%的对应菌株分别是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和约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johnsonii);以永生化猪小肠上皮细胞ZYM-SIEC02作为体外模型,通过革兰氏染色法观察,结果表明:H菌在4h、8h、12h、16h、20h、24h和28h对猪小肠上皮细胞的黏附性不同,其中以孵育16h和20h的菌黏附性最好,处于该菌生长稳定期,单个细胞黏附细菌个数分别达到14.61±7.23和15.20±4.18个.  相似文献   
2.
3.
为研究饲料添加怀山药对鲤生长、肠屏障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本试验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1%和2%的怀山药,选择健康状况良好的180尾鲤[(75.25±1.45)g],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饲养8周后检测其生长性能、肠道酶活性、肠组织形态、肠道防御屏障相关基因表达以及肠道内容物短链脂肪酸(SCFAs)含量和肠...  相似文献   
4.
丁酸梭菌(C.butyricum)又名酪酸菌,梭菌属(Clostridium),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土壤、人和各类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之一.最早于1933年由日本的宮入进治发现并命名,因此又称"宫入菌",是一种具有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力、抗氧化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微生态制剂,具有较高的开发应用价值.19...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臭马比木(Nothapodytes nimmonian)组织培养过程中的防污染和防褐化问题。结果表明:在3~4月份取1 年生嫩茎进行诱导,外植体的污染率最低、为17.5%,褐化枯死率为39.2%,诱导率为43.3%,诱导效果最佳;在4个茎段部位中,半木质化茎段的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为51.7%;低温预处理外植体对污染的控制效果不明显;0.1% HgCl2 8 min+50 mg/L 噻孢霉素30min 的消毒效果最好;在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1.2 g/L+聚乙烯吡咯烷酮(PVP)2.0 g/L对外植体的防褐化效果最好,褐化率由对照的48.3%下降到25.0%。  相似文献   
6.
全价配合饲料是水产养殖动物所需要维持机体生长的最常见的日粮,尤其是水产养殖动物在生长期更是需要持续大量的投喂高蛋白全价配合饲料才能维持稳定的生长速度.但高蛋白日粮在养殖水产动物过程中由于蛋白含量高,脂肪含量高会加重水产养殖动物的肝脏负担,导致脂肪肝炎的发生.同时由于鱼粉价格的上涨,为了提高蛋白含量,饲料配方中加入的植物...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猪源丁酸梭菌JBH-1株分离株对锌离子的富集能力。采用单因素试验,以丁酸梭菌JBH-1株菌体产量和锌富集率为指标,对影响JBH-1株锌富集性能的锌离子质量浓度、锌加入时间、JBH-1株接种量、培养时间、碳源及氮源种类等发酵条件进行初筛;采用正交试验对最佳碳源、氮源添加量及上述其他发酵条件进一步优化,并在优化的发酵条件下进行50 L发酵罐模拟试验,评价JBH-1株的锌富集性能。结果显示,丁酸梭菌JBH-1株锌富集最优发酵条件为锌离子质量浓度250 mg/L、加锌时间为开始培养后第12 h、JBH-1株接种量10%、培养时间18 h、蔗糖添加量25 g/L、酵母浸粉添加量20 g/L、氯化铵添加量2 g/L。最优发酵条件下的发酵罐模拟试验结果显示,JBH-1株干菌体重量50.75 g,单位菌体锌富集量为139.66 mg/g,锌富集率为82.57%,锌有机率为12.60%。研究表明,综合锌富集量、锌富集率和锌有机化率分析,丁酸梭菌JBH-1株可作为畜禽用微生物有机锌制剂的储备菌株。  相似文献   
8.
9.
笔者测定了13株动物源益生菌对20种常见抗球虫药的敏感程度,为畜禽养殖中益生菌和抗球虫药的合理配伍使用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13株益生菌对聚醚类抗球虫药物中的微囊盐霉素和甲基盐霉素耐药率最高,均为100%(13/13);其次为海南霉素,耐药率均为46.2%(6/13);对莫能菌素、拉沙洛西钠均表现敏感;对抗硫胺素类药物氨丙啉和吡啶类药物氯羟吡啶均耐药;对三嗪类药物中的妥曲珠利、地克珠利耐药率分别为100%(13/13)和7.7%(1/13);对酰胺类药物二硝托铵、均苯脲类药物尼卡巴嗪耐药率分别为100%(13/13)和23.1(3/13);对磺胺类药物磺胺氯吡嗪钠,磺胺喹恶啉,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二甲氧嘧啶耐药率分别为61.5%(8/13)、61.5%(8/13)、53.8%(7/13)和46.2%(6/13);对大环内酯类药物吉他霉素耐药率为30.8%(4/13);对胍类药物盐酸氯苯胍耐药率为84.6%(11/13);对四环素类药物金霉素耐药率为0(0/13);对植物碱类药物常山酮耐药率为100%(13/13)。本研究为抗球虫药和益生菌的临床配合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臭马比木(Nothapodytes nimmoniana)带芽茎段作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研究了不同基本培养基和激素浓度对其侧芽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类型对臭马比木茎段外植体带芽茎段的萌发有极显著影响,以WPM作为基本培养基,侧芽萌发率和增殖系数极显著高于MS和B5培养基.正交试验结果显示WPM+0.5 mg/L TDZ+1.5 mg/L 6-BA最适于臭马比木茎段的离体培养,侧芽萌发率和增殖系数分别为96.8%和1.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