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林业   9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亚热带高海拔半干暖多日照生境代表点四川茂县(I型区),较亚热带低海拔湿热少日照生境代表点四川雕安(Ⅱ型区)的新红星和金冠苹果着红色度高的生态生理效应的研究表明,Ⅰ型区较Ⅱ型区具有较高的海拔度,较多的紫外光和日照时数,较大的日均气温较差,较低的日均气温、≥15℃积温、日均最高气温、≥28℃日均气温频率和日均空气相对湿度;致使果实着色期Ⅰ型区较 Ⅱ型区两品种、同一生境下新红星较金冠的果皮花青昔(Ant)积累多,从而红色度高。  相似文献   
2.
生态因子对苹果着红色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兴军  张光伦 《果树科学》2000,17(2):147-150
对亚热带高海拔半干暖多日照生境代表点四川茂县(I型区),较亚热带低海拔湿热少日照生境代表点四川雅安(Ⅱ型区)的新红星和金冠苹果着红色高的生态生理效应的研究表明,Ⅰ型区较Ⅱ型区具有较高的海拔度,较多的紫外光和日照时数,较大的日均气温较差,较低的日均气温、≥15℃积温、日均最高气温、≥28℃日均气温频率和日均空气相对湿度;致使果实着色期Ⅰ型区较Ⅱ型区两品种、同一生境下新红星较金冠的果皮花青苷积累多,从  相似文献   
3.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果品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对果品生产和贸易极为重视.因此,果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诸多种类的果品中,苹果所占比重极大,要使所产苹果稳占市场,高产值,就必须生产高档果.目前我国北方和四川省西北部苹果产区大都以晚熟品种为主栽品种(李育农,1996),而北方果品生产已迈向高档化.因此,要使我省川西北苹果生产稳定地发展,开发高档果品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日本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主要危害茶、枣、柿、悬铃木、大叶黄杨等,在巨野县主要危害枣树。近几年来,由于该虫的猖獗危害,鲜枣单株产量由原来的30公斤,下降到5公斤以下。1985—1987年我们对日本蜡蚧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防治后鲜枣单株产量达  相似文献   
5.
GA3对杨梅叶片木质素水平及其相关酶活性和成花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荸荠种’杨梅小年树花芽孕育初期,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活性首先达到高峰; 之后多酚氧化酶(PPO) 活性出现高峰。花芽孕育盛期过氧化物酶(POD) 活性达到高峰, 且与木质素积累到最大值相一致。花芽发端期间, POD活性和木质素水平均降低。GA3处理降低了花芽孕育期间PAL、PPO 和POD 的活性, 导致木质素合成滞缓, 抑制花芽发端和降低成花率。  相似文献   
6.
杨梅花芽孕育期间叶片酸性蔗糖酶活性及糖类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盛果期荸荠种杨梅花芽发端前,叶片内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均明显地积累,而在发端期被消耗。GA3处理降低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的水平而抑制花芽分化。花芽孕育期间,蔗糖水平变化过程与酸性转化酶呈相反趋势。花芽发端前,蔗糖水平先降低后明显地积累,而酸性转化酶活性则先升高,再降至最低。发端期,蔗糖水平降低而酸性转化酶活性增加。GA3处理提高酸性化酶活性而降低蔗糖水平,引起新梢旺长而消耗还原糖,且显著地降低成花率。杨梅叶片内蔗糖水平受多种酶调节。  相似文献   
7.
光敏素是由4个吡咯发色团和脱辅基蛋白共价结合的色素蛋白复合物,是具有广泛功能的光受体。将黄化组织中大量存在、在光下易被分解的光敏素称为PⅠ,而将各种光照条件下含量恒定的绿色组织光敏素称为PⅡ。PⅠ分子量比PⅡ稍大,在光下不如PⅡ稳定。  相似文献   
8.
由国际竹藤中心与美国木材科学与技术学会联合主办,中国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协办的“美国木材科学与技术学会2012国际学术年会”8月27日在北京召开。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建龙,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竹藤中心主任江泽慧,美国驻华使馆公使级参赞斯格特·辛德拉.美国木材科学与技术学会主席艾伦·克鲁切尔出席会议并致辞。  相似文献   
9.
不同年龄毛竹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毛竹分布中心区的不同年龄毛竹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年龄毛竹林碳、氮、磷含量及其比值,探讨毛竹不同生长阶段主要养分及计量比值的变化特征,揭示毛竹生长规律,同时为"生长速率理论"提供证据。结果表明:毛竹同一器官碳、氮、磷含量和碳氮比、碳磷比、氮磷比随着毛竹年龄的增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1),1~3年生竹叶、竹枝和竹根碳磷比和氮磷比呈降低的趋势,其后氮磷比升高,5年生氮磷比最高;1~3年生竹秆碳氮比、碳磷比和氮磷比与竹叶变化趋势相反,4~6 a竹秆碳磷比和氮磷比与竹叶变化趋势相同,反映了毛竹在不同的生长阶段碳、氮和磷含量和计量比值发生了变化,1~3年生毛竹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竹根和竹叶氮磷比降低,随着毛竹生长速率的降低,氮磷比升高,符合"生长速率理论"。1~6 a竹叶N∶P分别为13.03、9.81、7.47、15.17、21.01、15.52,平均值为13.67,N∶P14反映了研究区毛竹生长主要受到N元素的限制。其中,2、3年生N∶P低于10,对2、3年生竹施用N肥可以促进竹子的更好生长;5年生毛竹根和叶的氮磷比值最高,5 a时采伐可以降低土壤P素缺失风险。  相似文献   
10.
生态因子对苹果着红色的生态生理效应(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主要生态因子对苹果着红色的生态生理效应的重要研究进展。侧重介绍了光、温度、水、地形、土壤、人为等生态因子对苹果着红色的生态反应、生理效应和调控机制;归纳了花青苷生物合成途径和生态因子对苹果着红色机制的图示;提出了研究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