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动力。据农业发达国家的统计,在二十世纪初,农业生产率的提高,靠采用新的科学技术成果来实现的,不足百分之二十,而现在是百分之六十到八十。我省农业发展与科学技术发展也是分不开的。五十年代,查明了我省小麦锈病的生理小种和流行规律,育出了小麦抗锈品种,使日趋减少的小麦生产面积,迅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六十年代培育和推广了玉米双交种,七十年代耕种技术又有了发展,特别是农业机械化经过长期提倡和推广,对全省粮食产量的提高都起了重要作用。总结建国三十多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的经验,农业发展离不开政策,也离不开科学。在全国五届四次人民代表大会上,赵紫阳总理报告中提出十条经济建设方针,把“依靠政策和科学,加快农业  相似文献   
2.
在海伦基地县进行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探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农业、广义农业道路的过程中,我们曾概括为“农林牧、种养加、农工商、科教文”十二个字。后来李昌同志又形象地归结为建设“飞鸟型”社会主义现代农业。我们所要追求的就是实现生态方面的良性循环、经济方面的良性循环、社会方面的良性循环这样三个方面的良性循环。这三个方面互相促进、互相制约、协调发展,最终实现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是我们进行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的战略着眼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