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4篇
  2019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1.
水牛奶业是钦州畜牧业经济的新兴产业,蕴藏着很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为水牛奶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空间。而奶水牛品种改良工作是推动现代水牛奶业科学发展、促进水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水牛奶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环节。为了提高钦州市奶水牛品种改良技术水平,促进钦州市水牛奶业的快速发展,笔者开展钦州市奶水牛品种改良现状的调研,并针对为钦州市奶水牛品种改良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2.
为加快建立钦州市优质奶水牛核心群,促进钦州市奶水牛业的快速发展,2010-2011年引进广西大学与广西畜禽品种改良站等联合研究生产的良种水牛x精子性控冻精应用到杂交水牛繁育中,取得了很好成效。据统计,2010-2011年共引进良种水牛X精子性控冻精3150头份,人工受精杂交水牛3126头次,目前已产犊牛1639头,其中母犊1469头,公犊170头,母犊率达89.63%。  相似文献   
3.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由冠状病毒属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该病发病急、传染快,冬春季多发,临床病状为腹泻、呕吐和脱水等,各种年龄段的猪都可发生,10日龄以内的仔猪死亡率很高,可达100%,5月龄以上的猪死亡率较低或几乎没有死亡。  相似文献   
4.
奶水牛布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感染而诱发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多为慢性经过,临床症状表现为母牛流产、公牛睾丸炎、前列腺炎、精囊炎等,会导致奶水牛丧失繁殖功能,造成奶水牛养殖极大损失。因此,奶水牛布氏杆菌病的防控工作对奶水牛产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多年来,笔者在灵山县负责奶水牛布氏杆菌病的防控工作,现总结提出奶水牛布氏杆菌病的一些防控措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灵山县从20世纪70年代初引进了牛人工授精技术,同时引进了世界著名的印度摩拉和巴基斯坦尼里·拉菲种公牛冻精对本地水牛进行杂交改良。历经50余年的发展,体型大、产奶多的优良杂交奶水牛群初具规模。到2012年底,灵山县杂交奶水牛存栏达4.2万头,目前杂交奶水牛业已成为灵山县农业特色产业,也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单靠单一技术发展奶水牛业不能满足社会需要。针对奶水牛杂交改良速度较慢的瓶颈问题,笔者在灵山县杂交奶水牛较多的文利、伯劳等镇开展了应用促排卵素3号对提高杂交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预混料对母水牛泌乳性能及乳品质量的影响,在南宁市、灵山县、永福县选择了3个规模牛场及29户农户进行了饲粮中添加5%泌乳水牛预混料试验。结果:每头每天可提高泌乳量0.71kg~0.95kg,增产率为9.6%~18.1%,牛乳中总固形物含量提高4.34%,乳脂肪含量提高4.57%,乳蛋白降低0.39%,乳糖提高0.44%。由此看出,在泌乳水牛饲粮中添喂5%泌乳水牛预混料可提高泌乳量、增加泌乳稳定性和提升乳品质。  相似文献   
7.
水牛作为我国南方主要的大型经济动物,是农业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目前这一宝贵丰富资源尚未得到合理配置使用,未能形成以奶水牛业为核心的草食家畜优势产业。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水牛产业发展现状,并采用SWOT分析我国南方水牛产业的发展优势、劣势、机遇和面临的挑战,提出构建生态友好、资源循环的发展模式,跨省联合、协作有力的良繁体系,区域集中、示范有效的品改体系,母犊留养、公牛育肥的培育体系,规模养殖、标准统一的奶牛体系,品种多样、均衡供应的饲料体系,特色高值、国际竞争的产品体系,肉用突出、品质争先的肉牛体系,优势互补、重点突出的支撑体系,内外联动、协同创新的国合体系等今后南方水牛产业发展模式构想,以及实施的具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在繁殖性能方面,水牛性成熟晚,虽属全年发情但呈现季节性变化,且发情症状不明显,给发情观察和适时配种造成了较大困难,影响了水牛的繁殖率。为了缩短其产犊间隔,可以通过同期发情处理使之尽早发情、集中配种,提高繁殖效率。2014年4月至10月间,我们在灵山县某规模奶水牛养殖场及一些个体养殖户开展了奶水牛同期发情-人工授精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VA是维持奶水牛正常视觉功能、促进皮肤组织黏膜完整性和维持骨骼正常发育的重要微量元素。VA的缺失会诱发奶水牛的营养性疾病。多年来,笔者从事奶水牛养殖技术指导工作,工作中常见有VA缺乏症的情况。文中就奶水牛VA缺乏症的诱因、防治等开展分析并提出建议,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