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1篇
综合类   3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探讨有机肥配施生物刺激素对土壤微生物、植株长势及产量的影响,为植物生长提供优化的施肥方案。以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为试验材料,田间小区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对照(CK)、细沙配施0.1%生物刺激素、福邦5%有机肥、福邦5%有机肥配施0.1%生物刺激素。检测了各试验小区土壤微生物的变化情况、番茄植株的长势和产量等数据,统计分析了各处理间差异。结果表明,5%有机肥配施0.1%生物刺激素处理能显著提高土壤中真菌、细菌、放线菌的数量;番茄植株的长势、产量明显高于其他3个处理。由此可知,5%有机肥配施0.1%生物刺激素能够显著提高土壤有益微生物种群,促进植物生长,既能提高蔬菜产量,又能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2.
为探析我国梨主产区通过氮磷钾施肥配比,在CNKI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我国主要梨产区梨园氮磷钾配施情况与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建立产量模型。结果表明,我国梨果主产区梨园氮磷钾肥平均配比为1 ∶ 0.66 ∶ 0.66,平均产量为31.66 t/hm2。华北、长江流域、西北、黄河故道等4大梨产区梨园氮磷钾肥平均配比分别为1 ∶ 0.62 ∶ 0.79、1 ∶ 0.57 ∶ 0.85、1 ∶ 0.81∶ 0.32、1 ∶ 0.56 ∶ 0.79,平均产量分别为42.85、31.58、15.78、38.76 t/hm2。产量模型分析表明,我国梨果主产区氮磷钾各因素对产量的贡献度为K > P > N,各因素交互效应对产量的贡献度表现为P × K > N × K > N × P。4大梨产区氮磷钾各因素对产量的贡献度分别为K > N > P、P > N > K、K > N > P、N > P > K,各因素交互效应对产量的贡献度分别为N × P > N × K > P × K、N × P > N × K > P × K、N × P > N × K > P × K、N×K > P × K > N × P。可见影响我国各产区梨树产量的因素并不相同,肥料的投入也不相同,华北梨产区、长江流域梨产区、黄河故道梨产区侧重于氮、钾投入,而西北梨产区侧重于氮、磷投入,这与各地区的施肥习惯和土壤养分具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在梨树栽培中应充分考虑当地土壤肥力因素进行配比施肥,以有效提高梨树产量。  相似文献   
3.
以四年生直播密植骏枣为试材,通过控制钾肥不同施用量,研究分析其对枣园植株各器官有效磷含量及分配量的变化,以期为南疆红枣钾肥施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各生育时期中,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植株各器官磷素含量变化趋势有所不同.其中,花期、坐果期各器官全磷含量较其它时期明显偏高;在展叶前期,不同钾肥施用量与枣头枝全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827**),此时,磷素主要供给对象为根部,在花期、坐果期和成熟期,大量的磷素输送至枣吊和叶片.综上所述,钾肥施用量在225~450 kg·hm-2时,枣树各器官对磷素的吸收无较大影响,但钾肥施用过量(≥675 kg· hm-2)时,则会抑制植株各器官对磷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4.
5.
党的十九大对全面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做了重要部署。园林工程作为绿色生态体系中的一环,在现代化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疏理了在园林工程中施工管理与后期养护存在的问题和要点,从多个角度对其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6.
景感营造能提高社区农园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而居民感知的现有社区景感营造水平对社区农园能否成功引入具有不可知的影响。本文基于景感生态学理论,对海口市4个居住区居民进行社区农园接受度的影响因素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较低或较高的景感水平会导致较低的社区农园接受度;提高科普教育和树立健康愈疗理念能提升社区农园的接受度;社区农园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选址、种植形式以及植物种类等景感营造方式对农业景观进入社区影响较大。本研究为海口市社区农园的规划建设提供一定的依据,同时为促进农业景观与社区的融合、提升社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供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