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旨在探究三七地上茎积累花色苷对其抗寒性的效应。研究了冰水模拟低温胁迫下三七一年生紫、绿地上茎植株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和丙二醛(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比活力。结果表明,在冰水模拟低温胁迫下,紫、绿地上茎植株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比活力及绿地上茎植株叶片的MDA含量均上升,紫、绿茎植株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比活力及紫茎植株叶片的MDA含量均下降,且紫茎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CAT比活力的升幅及绿茎叶片POD和SOD比活力的降幅均更大;在冰水处理结束时,紫茎植株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POD和SOD的比活力均高于绿茎的,但CAT比活力和MDA含量略低于绿茎的。但是,紫、绿茎植株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和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比活力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因此,三七地上茎积累花色苷利于其抗寒。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离、鉴定文山三七根腐病、黑斑病和圆斑病的主要病原真菌,并探明其体外生长速率。[方法]用马铃薯葡聚糖琼脂培养基分离、纯化病原真菌,以真菌体外培养时的菌落形态和回接试验中的病兆特征和再分离真菌的菌落形态进行形态鉴定,以真菌ITS序列扩增与比对进行分子鉴定,用体外培养时病原真菌菌落直径和厚度的增加速率来表征其生长速率。[结果]文山三七根腐病、黑斑病和圆斑病的主要病原真菌分别为双孢柱孢、人参链格孢和槭菌刺孢。体外培养时,双孢柱孢菌落的直径和厚度增大最快,其次为人参链格孢的,槭菌刺孢的则最慢;在同一培养时间,不同真菌的菌落直径、厚度间的各自差异仅达到显著水平。[结论]文山三七根腐病、黑斑病和圆斑病的主要病原真菌分别为双孢柱孢、人参链格孢和槭菌刺孢,当三种病害同时发生时,根腐病将蔓延最快,黑斑病次之,圆斑病则最慢。  相似文献   
3.
云南云龙水库库区野生有毒种子植物共有103种,隶属于50科82属,占该区全部种子植物种的23.1%;其种数和科数分别占全国有毒植物的7.9%和35.7%。优势科为Asclepiadaceae,Compositae,Ericaceae,Leguminosae,Lolanaceae和Ranunculaceae,优势属为Anemone,Carpesium,Ranunculus和Rhododendron。最主要的生态型是草本。该区有毒种子植物种数在海拔2010m最多,丰富度指数也表明2010m处的有毒种子植物最丰富,但有些有毒种子植物却广泛分布在较宽的海拔范围内。水库完成蓄水后,将有61.17%野生有毒种子植物被永久淹没。该区有毒植物基本属于"有毒类",最主要的毒性部位为全草,但通常仅一个器官的毒性最大。基础教育、及时建立相关法律制度、扩大人工种植面积和加强市场管理应是保护和开发该区野生有毒种子植物资源的有效措施。本研究结果可为库区周边生态环境保护和该区有毒种子植物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利用提供基本信息。  相似文献   
4.
 云南云龙水库库区共有药用种子植物104种,隶属于56科94属,占该区全部种子植物种的23.3%,优势科为Compositae, Labiatae, Campanulaceae, Umbelliferae, Ranunculaceae, Rosaceae, Rubiaceae和Scrophulariaceae,优势属为Anemone, Artemisia, Carpesium, Conyza和Elsholtzia。该区药用种子植物垂直分布不均匀,在海拔2070~2080m种最多,其次是2010~2030m,再次是2430~2440m。水库完成蓄水后,将53.8%的药用种子植物被永久淹没。研究结果可为库区周边生态环境保护和对该区药用种子植物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农业院校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学是高等农业院校植物生产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之一,植物学实验是植物学整个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但是,传统的植物学实验教学方式存在种种弊端,难以适应植物学科的发展和高校素质教育的需要。植物学实验教学方式的改革主要应包括:将植物学实验单独设课;加强植物学实验室硬件建设;更新植物学实验教材、整合实验内容;真正发挥教师的示教作用、在教学中积极应用多媒体技术和显微互动系统,竭力实现师生互动;建立完善的植物学实验课程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