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2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度是影响蛋鸡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适宜的温度,可以使蛋鸡发挥其正常的生产性能。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蛋鸡的生产性能,从而影响生产者的经济效益。下面,笔者就高温季节对蛋鸡的饲养管理浅谈一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 降低鸡舍内部温度当周围环境温度高于33℃时,开放式鸡舍内温度一般要高于30℃,此时,蛋鸡饲养工作中就应该注意降低舍内和鸡舍周围环境温度,减少鸡只热应激,如:关闭鸡舍周围窗子,改横向通风为纵向通风;房顶喷水;在保证纵向通风情况下,加强带鸡喷雾消毒,这样既达到降温目的,又起到了消毒作用。2 增加鸡…  相似文献   
2.
大肠杆菌病是一种以大肠埃希氏杆菌为原发性或继发性病原的常见传染病,主要危害雏鸡,特别是肉鸡。其临床表现有急性败血症、卵黄性腹膜炎、气囊炎、肉芽肿、脐炎、[炎等症状。1流行病学各种年龄的鸡均可发病,但主要侵害雏鸡。病鸡和带菌鸡是主要传染源。该病可经卵传播,带菌种蛋在孵化过程中出现死胚,孵出的雏鸡多为隐性感染,在遇到应激时便发病。该病以水平传播方式通过污染饲料、水、尘埃和环境传染健雏。消化道、呼吸道为常见传播途径,交配、人工授精也可感染。当饲养管理不善、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营养不良、环境突变以及感染其他疾…  相似文献   
3.
正保康县地处鄂西北山区,独特的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植物资源,特别中野生牡丹资源。据调查,全县分布有野生牡丹1.2万亩左右,约10万株,其中最大的一株高达2.5米,冠幅3.8米,丛围21.4米,树龄在100年以上(因树龄老化于2008年枯死);其次是两株地径达12厘米、高2米、树龄达80多年的姐妹牡丹,现长势良好。保康紫斑牡丹观赏价值较高,具有花大色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京哈高速长春至拉林河段改扩建工程穿越吉林扶余洪泛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影响评价区内的动植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路域1000 m范围内约有野生维管植物53科148种,其中,蕨类植物3科5种、裸子植物1科1种、被子植物49科142种;野生脊椎动物6纲24目41科72种,其中,圆口纲1目1科1种、硬骨鱼纲4目7科14种、两栖纲1目3科4种、爬行纲1目1科3种、鸟纲13目22科37种、哺乳纲4目7科13种.评价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2种,分别是白尾鹞和小杓鹬.  相似文献   
5.
城市绿地通过对空气、水体和土壤的净化,以及树木的杀菌作用,促进城市环境生态化;城市绿地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城市绿地能改善和美化人们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6.
中小企业因为生存压力大,竞争激烈,往往只顾企业的短期生产发展,而忽视对企业员工的内部培训。强调了中小企业加强内部培训的必要性,提出了企业在实施内部培训时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7.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PRRS)是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疫病,感染的猪群发生以繁殖障碍和呼吸系统发病为特征,母猪主要表现为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产弱仔和呼吸困难,是当前危害养猪业最严重的疫病之一。1流行特点该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呈地方流行性。猪是惟一的易  相似文献   
8.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对天胡荽进行了解剖学和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表明,1)天胡荽不定根为初生结构,具二原型维管柱、内皮层、皮层、外皮层和表皮。2)茎、花柄和叶主要为初生结构,除了茎和花柄维管束具次生结构,具表皮、厚角组织、皮层、内皮层、维管束和髓;茎具诱导型通气组织。3)天胡荽不定根的屏障结构包括内侧的有凯氏带且栓质化的内皮层,外侧的有凯氏带且栓质化的外皮层和紧邻外侧具扩散状栓质层的表皮细胞;匍匐茎、花柄和叶柄具相似的质外体屏障结构,一是内侧的有凯氏带且栓质化的内皮层,二是外侧的表皮外角质层,但花柄和叶柄有凯氏带的细胞,并不栓质化;叶片的仅为表皮外角质层。4)天胡荽的解剖和屏障结构特征是其适应多种水湿环境的结构基础。该研究为今后选择湿地生态修复植物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9.
随着吉林省林业建设的不断发展,林业数字化越来越普及。由于GPS全方位地在基层林业站应用,林相图也采用MAPINFO制作。现在的各地方林业局和森工局普遍面临把两者间的数据转换应用的问题。针对这种现象,对两者数据的选择和应用做了分析、解决,通过合理使用,提高电子林相图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形成符合实践的先进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通过两个试验组在同一营养标准下150天的饲喂表明,湿喂组无论在肉牛的采食量上,还是在增重、屠宰等指标上都显著优于干喂组(P〈0.05),解决了长期困扰肉牛业的给料方式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