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25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9篇
  22篇
综合类   29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近圆形、长形核桃楸种子为试材,对其部分性状及出苗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圆形核桃楸种子的单果重、纵径、横径、侧径、三径均值、单果重/三径均值、缝合线厚度、缝合线宽度、壳厚、种仁重、出仁率依次平均为7.46 g、3.80 mm、2.59 mm、2.54 mm、2.64 mm、2.63、3.0 mm、4.1 mm、2.2 mm、1.3g、18.0%,长形核桃楸种子的上述指标依次平均为7.91 g、3.19 mm、2.61 mm、2.62 mm、2.98 mm、2.65、3.5 mm、4.3 mm、2.1 mm、1.2 g、16.8%,近圆形核桃楸种子单果重、横径、侧径、三径均值、单果重/三径均值、缝合线厚度、缝合线宽度依次比长形的小5.7%、0.8%、3.1%、11.4%、0.8%、4.8%、16.7%,其余指标依次高19.1%、4.9%、8.3%、7.1%;随着种壳减少,种子吸水达恒重所需时间减短且出苗率增加;在25℃下,种仁吸水4h达恒重,吸水时间比带整壳核桃楸种子快14倍;种仁的出苗率是带整壳核桃楸种子的9倍.  相似文献   
2.
核桃杂交后代叶片与果实性状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个核桃杂交组合的374个后代为试材,调查与测定了叶片和果实的10个性状,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核桃育种和早期选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坚果横径、纵径和壳厚与单果质量在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中均达显著水平;叶片各性状和单果质量的相关性不显著;通径分析的结果表明,坚果纵径、横径、壳厚和比叶重对单果质量的通径系数分别为0.160 4、0.626 3、0.290 8、-0.163 9,这4个因素对坚果单果质量的贡献达极显著效应,是影响核桃单果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绿岭’核桃对光照的需求和适应性,设置了不同遮阴程度(80%、50%、30%),研究其对翌年‘绿岭’核桃树体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80%遮阴处理的一年生枝抽干长度和比例极显著大于其它处理和CK,分别为75cm和37.5%;80%遮阴处理的主枝抽干长度及比例极显著大于其它处理和CK,分别为138cm和72.42%;80%遮阴处理的主枝上结果枝抽干数量及比例极显著大于其它处理和CK,分别为每枝21.67条和91%;80%遮阴处理的结果枝抽干数量极显著大于其它处理和CK,每株达212条;80%遮阴处理的核桃叶片叶绿素含量极显著低于其它处理和CK;80%遮阴处理的叶面积指数极显著低于其它处理和CK,仅为2.34;80%遮阴处理的平均叶倾角极显著低于其它处理和CK,仅为40.23°;80%遮阴处理的无截取散射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和CK,达到0.17;80%遮阴处理的枝条含水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和CK,高达51.60%;80%遮阴处理枝条的可溶性糖、蔗糖和淀粉含量均显著低于其它处理和CK,仅为4.53%、2.07%和4.25%;80%遮阴处理的单株结果数量极显著低于其它处理和CK,每株仅为37.67个;80%遮阴处理的冠幅极显著低于其它处理和CK,仅为260.00cm×323.33cm;80%遮阴处理一年生枝的长度和粗度极显著大于其它处理和CK,达到241.12cm和3.02cm。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不同砧木对‘绿岭’核桃抗寒性的影响,以"中宁强""中宁异""加州黑"和"核桃"作砧木,嫁接‘绿岭’核桃的2年生幼树为试材,分别在-5、-10、-15、-20、-25、-30℃低温胁迫后,测定其1年生枝条的电解质渗出率、丙二醛含量、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等指标,分析其耐寒能力。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温度的下降,4种砧木的‘绿岭’核桃枝条的电解质渗出率呈‘S’型上升趋势,"中宁强""中宁异""加州黑""核桃"砧木‘绿岭’核桃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21.7、-22.3、-25.3、-22.8℃;丙二醛含量、保护酶活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丙二醛含量在-25℃出现峰值;保护酶活性、脯氨酸含量在-20℃出现峰值;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峰值出现在-15℃;运用隶属函数法进行抗寒性综合评价,得出4种砧木‘绿岭’核桃抗寒顺序为"加州黑""核桃""中宁强""中宁异",表明在抗寒性方面,"加州黑"是适合‘绿岭’核桃的砧木。  相似文献   
5.
案例 A由于经营肉类加工公司(以下称A,包含该公司法人),于是找到在某银行支行的朋友B,要求替其解决资金20万元,于是B就对A说:“你如果能帮我解决存款指标100万,我就贷给你。”A找到另一公司经理亲戚C(以下称C,包含该公司法人)言明此事并许诺:  相似文献   
6.
【目的】油桐枯萎病是一种土传的根部真菌病害,严重危害油桐主栽品种三年桐,极大地限制了其规模化栽培。而同属的千年桐具有抗枯萎病能力,其根部防御作用机制的研究可以为抗枯萎病防治和抗性育种提供思路。【方法】利用乙酸乙酯萃取法获得三年桐和千年桐根部提取物;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和串联质谱检测病原菌侵染后三年桐和千年桐根部代谢物成分;利用Illumina HiSeqTM2000、检测病原菌侵染过程中三年桐和千年桐根部基因表达变化规律和通路变化,并利用实时定量PCR试验验证基因表达规律;利用R软件包等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与三年桐相比,千年桐根部提取物对油桐枯萎病菌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病原菌侵染后千年桐根部产生的芒柄花苷、橙皮苷等异黄酮和黄烷酮化合物是三年桐的1 000倍以上;3)病原菌侵染后千年桐根部负责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上游关键通路“苯丙烷类生物合成途径”显著富集;4)苯丙烷类生物合成途径中有4个中心基因,包括4-香豆酸CoA连接酶、β-D-木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和过氧化物酶N1,通过实时定量PCR试验验证在病原菌侵染早期上调表达,且与其他1 625基因具有极高的相关...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小麦中 BES1基因家族功能,根据已公布的小麦基因组信息(IWGSC v1.1),对小麦 BES1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根据已报道的 BES1基因,采用同源比对法检索小麦基因组中的 BES1家族基因,pfam鉴定并进行编号,通过ExPASy Proteomics Server预测小麦 BES1氨基酸序列的基本信息,利用Cell-PLoc进行亚细胞定位预测,采用MEGA 7软件构建进化树,利用R软件包pheatmap绘制启动子的热图和circlize绘制同源关系图谱。结果表明,小麦共有15个 BES1基因,被分为4组;小麦 BES1编码的蛋白质等电点为8.13~9.4,不稳定指数为50.78~69.99;小麦 BES1启动子区域一共含有838个顺式元件,471(56.2%)个与生长发育有关,201(24%)个与非生物/生物胁迫有关,166(19.8%)个与激素反应有关;与普通小麦相关的同源物共52对,有13对(25%)旁系同源物和39对(75%)直系同源物。表明小麦 BES1基因家族包括15个成员,全部为碱性蛋白质和不稳定蛋白质,小部分(13对25%)来源于自身的进化,大部分(39对75%)来源于3种亚基因组供体小麦。  相似文献   
8.
三年桐、千年桐感染枯萎病病原菌后的生理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枯萎病是油桐毁灭性病害。中国广泛种植的油桐有三年桐和千年桐,三年桐易感枯萎病,千年桐抗枯萎病。为探讨三年桐与千年桐在枯萎病应答过程中的差异,在对油桐枯萎病灾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枯萎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并进一步探讨三年桐、千年桐接种枯萎病病原菌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油桐枯萎病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接种试验显示千年桐在接种尖孢镰刀菌后SOD、POD、CAT较三年桐均呈现较高活性,在接种后SOD、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CAT活性升高并维持高活性,MDA含量变化不明显;三年桐SOD活性和MDA含量均先升高后降低,POD活性先降低再升高,CAT活性先降低后升高又降低。千年桐作为抗病种,其抗病性可能与其本身具有较高的SOD、POD、CAT活性有关,并且和病原菌感染后酶活上升有关;三年桐为易感病种,接种后SOD、POD、CAT活性有变化,但仍不能抵御病原菌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一、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的权利是否受到保护案例甲2001年6月经朋友介绍进某公司当驾驶员,公司没有为甲办理劳动用工手续,双方也未签订劳动合同。2001年10月甲在为公司送货途中因交通事故死亡。交通事故处理结束后,公司以甲不是公司正式职工且责任方已按交通事故处理有关规定支付赔偿给甲家属为由,对甲未作因工死亡处理。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CO2气肥和营养液氮肥含量的准确调控,建立了作物整个生长周期的光合速率预测模型。以番茄为实验对象,设置了3个CO2浓度和3个营养液含氮量的交互处理实验,使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速率仪采集叶室内的环境信息和单叶净光合速率。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番茄整个生长周期的光合速率预测模型,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885,调整后的决定系数为0.782。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预测精度,可为温室CO2气肥浓度和营养液氮肥含量的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