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科学   92篇
  9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甘蔗收获机智能设计知识表达及知识库系统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甘蔗收获机领域知识匮乏、重用、共享性差的问题, 通过研究该领域知识的特点,综合利用与或树产生式规则、框架和面向对象的方法表达该领域中的模糊知识及创新性知识, 通过与数据库软件的有效集成,创建智能设计知识库系统,通过对知识库的管理实现知识的获取和维护。  相似文献   
2.
甘蔗收获机械的砍蔗刀盘安装位置直接影响其刚度特性和动态特性。根据研究,刀盘振动与甘蔗的破头率存在一定的影响关系[1],砍蔗刀盘安装位置因其刚度特性而影响砍蔗质量,对甘蔗收获机整机结构布局设计和结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自行研制的两台整秆式甘蔗收获机样机的实验研究发现:砍蔗刀盘因安装位置不同,其刚度特性不同,从而对甘蔗破头率产生不同的影响;刚度特性好的砍蔗刀盘安装结构,甘蔗宿桩破头率降低45.2%~50.7%。  相似文献   
3.
切割器是甘蔗收获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研究,从试验装置到物理样机的过渡,切割器结构与动力的工程实现、台架提升机构的设计、夹紧装置的布置都与切割器齿轮箱紧密联系。为此,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的优化模块提供的一阶分析法,采取自上向下的建模方法,简化复杂的齿轮箱的实际模型,参数化齿轮箱体的结构尺寸,对齿轮箱体进行优化设计,使其达到了轻量化的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4.
小型甘蔗收获机集蔗机构的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蔗机构是用于收集甘蔗并将收集的甘蔗摆放成堆的机构。通过总结几种集蔗机构的优缺点,提出一种新集蔗机构—收缩翻转集蔗机构,并进行了结构设计、三维建模和动力学分析。最后,通过SolidWorks Motion分析模块对集蔗机构的工作过程进行模拟仿真,验证运动学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物理样机物流输送堵塞现象,分析了切割系统结构部分存在的问题,对甘蔗收获机切割系统的结构进行改进,确定了各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及其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通过实体建模软件SolidWorks建模,采用虚拟样机技术进行动态仿真分析,验证改进的切割系统对物流输送的通畅性,为样机的研制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
针对小型甘蔗收获机切割器不平衡对切割器轴向振动的影响,为实现切割器振动的有效预测以及自动控制信号的获取,通过正交试验并利用BP神经网络技术与回归分析构建出了切割器螺旋以及刀盘振动的BP神经网络模型和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模型的切割器螺旋与刀盘的振动正确拟合率达到了88.89%,且相对误差基本上在5%以内,而回归模型的切割压力正确拟合率只有38.89%。因此,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的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通过此BP神经网络模型,有效地解决了复杂信息特征的提取问题,减少了试验研究的次数与成本,为进一步的切割器刀盘以及螺旋振动的自动控制系统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甘蔗收获机刀架结构振动性能分析和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制约我国甘蔗机械化收割的主要原因是较低的甘蔗宿根切割质量。其中,宿根破头影响翌年宿根出芽率,降低甘蔗产量;刀架在竖直方向的振动情况将会直接影响到甘蔗宿根的切割质量。为此,通过研究刀架的自由模态及复杂激励下刀架的振动特性,结合理论分析、仿真分析和试验手段,深入分析甘蔗收获机刀架的结构特性。根据其固有频率、模态振型、频响函数等模态参数,找到影响收获机刀架竖直方向振动的主要因素,并根据模态分析结果对刀架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有限元软件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改进后的刀架刚性明显加强,提高了宿根切割质量。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甘蔗预切种种植的机械化程度,提高甘蔗预切种效率,降低蔗芽损失率,减少人工劳动强度,自主设计开发集甘蔗输送、蔗节智能识别、多刀协同切种等流程于一体的智能甘蔗预切种工作站,实现甘蔗自动协同切种工作。介绍智能甘蔗预切种工作站的输送系统、蔗节识别以及多刀数控协同切种等关键部件的结构设计及工作原理,重点对输送速度和黑箱照度对识别精度的影响,以及多刀切割工作台的定位精度等进行综合的分析。对拍照黑箱的识别精度试验研究表明,甘蔗横向传送速度和光照平均照度对蔗节识别精度具有显著影响,当甘蔗传送速度为0.1 m/s,光照平均照度为430.7 Lux时,识别精度较好,蔗节识别误差小于1.7 mm。通过对切种平台的定位精度试验分析,试验表明:6个移动切种工作台的横向直线移动运动的定位精度误差小于1.5 mm,重复定位误差为±0.2 mm;切种精度的综合误差小于3.4 mm,蔗节的相对综合误差小于5.67%,达到设计的预期目标,实现甘蔗智能横向多刀切种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甘蔗剥叶元件工作过程受力的动态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剥叶元件是甘蔗剥叶机构的核心元件,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甘蔗剥叶的效率和质量。为此,用虚拟仿真的方法分析了小型甘蔗剥叶机剥叶元件工作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建立了一个与剥叶元件动力学等价的ADAMS仿真模型,通过计算机动态仿真实际甘蔗剥叶机的运行,获取仿真模型的动力学特性曲线,为剥叶元件的优化设计提供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甘蔗人工喷洒农药的劳动强度大、以往机动弥雾机自动化程度偏低、喷药杀虫效果不理想的现状,设计了一种智能化甘蔗喷药系统.该系统采用水位传感器、质量检测器和STC89C516单片机,在实现智能化农药对水的基础上,使用CMOS摄像头对喷药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在药液中适当加入天然红色素和运用改进型BP神经网络进行模式识别,提高了着药面积的识别效果.甘蔗叶面喷药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农药对水和图像识别效果理想,只是机器在转弯时灵活性略差,但可以在后续的研究中对其改进.因此,该智能化甘蔗喷药系统具有实际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