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0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范式更替、研究纲领转换和研究传统演替是三种主要的科学进化模式,大学学科建设的许多现象和问题可以在这一理论语境下得到解释和说明。基于范式更替学说,大学学科建设要为新范式的出现做好制度准备,要抓住新范式所带来的研究机遇;基于研究纲领转换学说,大学学科建设要重视针对纲领"硬核"的基础研究,还要有韧性和毅力来推进研究纲领的进步转换;基于研究传统演替学说,大学学科建设在发展研究传统的同时,也要开创新的研究传统,并关注科学的非累积性进步。  相似文献   
2.
无边界职业生涯是指个体跨越单一组织边界来获取一系列的工作机会..在无边界职业生涯的条件下,个体要求具有一种跨职业的能力,具有更加广泛的可迁移的职业技能。跨职业能力的培养本身就是对无边界职业生涯的一种主动回应,也体现了学校教育对学生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当下关怀。跨职业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面向一个职业群的宽基础课程模式、致力于培养企业家精神的创业教育、着重于发掘学生一般潜能的通识教育等都与跨职业能力的培养有着密切的关联。无边界职业生涯理念将对当代职业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当前高校化的主流精神。高校创新化从整体上呈现出如下特征:持有一种对知识的批判理性和对权威的批判勇气;展开师生对话,并在对话中对师生关系予以全新构建;在合作中进行知识的创新,并养成良好的合作品质;推行学术自由,并把学术自由作为大学基本的生活准则;对创新有高度的情感的激励,并在创新的过程中有强烈的情感表露等。  相似文献   
4.
大学正在通过多种方式介入职业教育。大学介入职业教育不仅能够实现大学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良性互动,也是大学对自身发展路径的一种自觉探寻,并能够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大学对职业教育的介入不仅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也是大学发挥其社会服务职能的一条有效的途径。正因如此,大学对职业教育的介入是一种有意义的介入,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性学习即通过研究来达成学习,文章提出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性学习可以通过这样一些方式来进行:转换研究视角以发现新的问题,并找到思考问题的新的切入点;把历史文献看作是一个话语事件,从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历史文献;揭示知识产生的语境,并把语境作为一个重要的认识因素和阐述问题的基地;跨越学科边界,用一个学科的原理与方法来研究另一个学科中的问题,或组织跨学科研究团队来研究学科间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奥尔特加·加塞特的大学发展与大学教育思想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主要从5个方面评述奥尔特加关于大学发展与大学教育的思想。即变革是大学发展的出路和使命;大学要合理分工和定位,实现高等教育的多样性、特色化发展;大学要加强通识教育;文化传授和教学先行;教师考核要侧重综合素养和教学才能。  相似文献   
7.
学校课程应当关注科学创造的过程与结果,并把它作为一种优秀的课程资源来吸纳。于是,科学创造就拥有了一种课程论意义。科学创造的课程论意义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发掘,一是科学创造为教科书提供新的知识点;二是科学创造开拓出的新的研究领域与学科门类;三是科普读物的"先行组织者"功能。对科学创造的课程论意义的探求能形成一些新的学校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8.
科技时代的伦理恐慌与德育失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科技进步赋予了人类相当强大的行为能力,使得已有的伦理文化与道德规范受到了挑战,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伦理恐慌。伦理恐慌从生命伦理、网络伦理、生态伦理等方面凸显出来,意味着科技对人的控制和人的异化,是人的一种不自由的状态。由于引发伦理恐慌的许多事件的合理性得不到很好的阐明,导致学校德育在伦理恐慌面前无话可说,即处于一种失语状态。德育失语表现为回避与拒斥,认为目前的伦理争论只不过是一场并无多大德育意义的话语游戏;德育失语还表现为想说而不会说或不敢说,这主要是因为这些伦理争论蕴含着复杂的,且很难言说清楚的价值冲突关系。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伦理恐慌也许是一种难得的德育机遇与德育资源。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认为生活就是教育,强调生活过程与教育过程的同一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教育的独立性与特殊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知识的系统传授与理智的训练,于是,科学世界被遗忘了。与此同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与实践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与阶级情感,因而表现出一定的合理性与影响力。当代回归生活世界的教育主张,似乎未借鉴和引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0.
旧有的师生关系强调一种单向控制,对学生的整体精神构建是不利的,会对学生造成一种畸形的发展与人格的扭曲。在对旧有师生关系批判的基础上,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话语体系正在形成。它的主流精神就是强调师生之间的交往与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