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9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随着我国“东桑西移”战略结构调整,百色市桑园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提高桑园综合经济效益,增加桑农收入,开展夏伐桑园套种红薯模式的试验研究,总结出在夏伐桑园中套种红薯的有关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从马铃薯品种选择、桑园选择、薯种处理、适期播种、田间管理、防霜灭鼠、适时采收等方面介绍了马铃薯免耕技术。该技术是指冬季桑园不经过翻耕而直接在土面上摆放马铃薯种和施肥,然后用稻草全程覆盖栽培,收获时扒开稻草直接在地面上捡薯的节本增效轻型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桑树播种育苗,提早起苗移栽大田,可使桑树提早进入投产期,效果显。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从马铃薯品种选择、桑园选择、薯种处理、适期播种、田间管理、防霜灭鼠、适时采收等方面介绍了马铃薯免耕技术。该技术是指冬季桑园不经过翻耕而直接在土面上摆放马铃薯种和施肥,然后用稻草全程覆盖栽培,收获时扒开稻草直接在地面上捡薯的节本增效轻型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大蚕条桑育与片叶育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提高蚕桑生产劳动效率、降低蚕桑劳动强度的方式,2011年在那坡县进行大蚕省力化条桑育与片叶育养蚕对比试验。条桑育的亩桑产茧量为132.90kg,比片叶育的185.23kg减少了28%;张种用时为42.41h,比片叶育的61.46h减少了31%;张种产茧量与片叶育相仿。试验结果表明:条桑育比片叶育更省工省力,只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大蚕省力化条桑育技术可以在农村规模种桑养蚕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小蚕共育室提供应对春季连续性低温阴雨天气的措施,保障小蚕共育室的稳定发展。实地调查2016年春季连续低温阴雨天气对百色市小蚕共育产生的影响,结合出现的问题和工作经验制定出应对措施。小蚕共育在连续低温阴雨天气的应对措施包括实施相应的消毒防病措施,采取应对低温的小蚕饲养技术。通过加强消毒防病和采取应对低温的饲养技术,降低了连续低温阴雨天气条件下小蚕蚕病的发生率,提高小蚕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桑树不同冬伐方式对次年上半年产叶量和产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桑树杂交组合“桂桑优12”、“桂桑优62”进行低刈(即冬留长枝,剪留下半年新枝30-50cm)和根刈(即剪留地面10~15cm)两种冬伐处理形式,调查不同冬伐形式对桑树第2年上半年桑叶产量和养蚕蚕茧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冬伐处理对桑树的桑叶产量和养蚕量有较大的影响。“桂桑优62”低刈平均每1/15ha养蚕数量...  相似文献   
8.
百色蚕区发生的桑轮纹病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轮纹病是一种不常见的桑树病害,据查有关资料,仅见我国台湾省和日本有过报导。1994年6月,广西桑树病虫害普查课题组和百色地区蚕种场有关技术人员在该场桑园进行桑树病虫害普查中,发现桑叶上有一种大型轮纹状病斑,经鉴定,其病原菌为Spondylecladium mori Sauada,确诊为广西尚未有记载的桑轮纹病,现就对该病的调查鉴定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打造百色高产优质桑蚕茧基地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百色市蚕桑业发展的现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稳步扩大高产优质基地,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创新蚕桑业经营模式,推广普及蚕业综合利用技术,政府加大桑蚕业经费投入并出台扶持蚕桑业政策等,推动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和促进优质茧基地健康稳步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山西省典型粮食作物水分供需及水分生态适应性特征,基于1980—2018年山西省28个国家气象站点的逐日气象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玉米、谷子和马铃薯3种粮食作物生育期内的水分供需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作物的水分亏缺及水分生态适应性特征。结果表明:1)3种作物的需水量与自然降水有较好的耦合度,但自然降水仍无法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尤其是马铃薯,灌溉需水量高达248.96 mm,且在全省大部分地区高于玉米和谷子;2)晋南和晋东南地区马铃薯的水分亏缺指数最高,分别为0.85和0.78,其他地区表现为玉米最高,为0.76,谷子最低,为0.75;3)作物水分生态适应性指数由高到低表现为谷子(1.22)>玉米(1.07)>马铃薯(0.77)。谷子的灌溉需水量和水分亏缺指数最小且水分生态适应性最高,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角度分析,山西省应适当减少玉米的种植范围,适当增加谷子的播种面积,同时应控制严重缺水地区马铃薯的种植规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