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探明鸭源新城疫病毒(NDV)通过人工感染后在种鸭生殖系统中分布。应用本实验室分离的一株经鸭胚传递的NDV SDFCH株,对42只无NDV感染的28周龄樱桃谷种鸭进行人工感染试验,试验分母鸭接种强毒组,公鸭接种强毒组和对照组。强毒接种4 d后,每隔2 d每组各迫杀2只,采集母鸭卵巢、卵泡、输卵管组织,公鸭采集睾丸、输精管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并利用RT-PCR方法进行病毒F基因的扩增与同源性分析。同时,以NDV F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为一抗,建立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检测输卵管组织中NDV及病毒在输卵管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采用RT-PCR方法能够在种鸭生殖系统各个组织中检测并重新分离到NDV;输卵管子宫部和蛋白分泌部纤毛柱状上皮的纤毛细胞和分泌细胞内有阳性荧光信号存在。结果表明人工感染的种鸭卵巢、卵泡、睾丸、输精管以及输卵管子宫部和蛋白分泌部纤毛柱状上皮的纤毛细胞和分泌细胞中均有NDV分布,病毒能否随蛋白分泌、精液的排泄进入种蛋传递给雏鸭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不同育苗方式对棉花根系生长发育及其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比较了基质育苗移栽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棉花与直播棉花根系发育的异同,观察研究了两种育苗移栽方式下棉花根系发育状况及其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得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大力推广基质育苗技术,以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3.
玉米秸秆还田对大蒜生长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秸秆还田经3年定点监测试验及大面积示范推广,结果表明,在玉米成熟收获后,及时将秸秆就地粉碎还田,同时每666.7m^2.撒施尿素20kg,土壤有机质增加,物理性状明显改善,土壤养分积累。大蒜长势健壮,平均增产18%-25%,直径达6cm蒜头的比率提高15%-20%。  相似文献   
4.
金乡是全国著名的"大蒜之乡",大蒜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35 000 hm2以上,现根据多年种植实践,总结出一整套大蒜-西瓜-玉米优质高效生产技术,每667 m2效益达7 000元以上.现将该生产模式的标准化生产技术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5.
桉树精油是植物精油的一种,主要由桉树枝叶蒸馏萃取而得。桉树精油具有抑菌、抗炎、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已成为生命自然科学领域特别是医学和农业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综述了桉树精油的主要化学特性、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旨在为桉树精油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动物营养领域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山东省自然发生疑似鸡包涵体肝炎的商品肉鸡群中分离到4株病毒。这些毒株的复制可被5-溴尿嘧啶2-脱氧核苷抑制,表明毒株的核酸类型为DNA;对乙醚和氯仿有抵抗力;耐酸不耐碱;对热敏感。根据已发表的Ⅰ群禽腺病毒hexon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合成了2对引物。用这2对引物对4株病毒的核酸模板进行PCR扩增,结果均扩增出与设计片段大小一致的片段。测序分析表明,4株分离株为Ⅰ群禽腺病毒。用本实验室自制的Ⅰ群禽腺病毒12个血清型参考毒株的抗血清进行双向琼脂扩散试验,证明4株病毒中1株为血清2型,其余3株为血清8型。  相似文献   
7.
烟曲霉菌(Aspergillus fumigatus)系子囊菌纲(Asycetes)曲霉属的真菌,在潮湿环境中普遍存在,是禽类曲霉菌病最常见的病原,该菌1863年首次发现于鸨的肺脏,在曲霉菌属中致病性较高,对养禽业危害严重[1-3].2009年12月下旬,山东临沂某饲养场采用发酵床生态养殖的40 000多只商品肉鸭出现呼吸困难,消瘦,死亡率达40%以上,剖检病死鸭肺脏上有黄白色、盘状针尖至米粒大小的结节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对垫料和发病鸭进行病原分离与鉴定,表明为烟曲霉菌感染,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将分离的鸭副黏病毒,经0.1%的甲醛灭活后与白油、吐温-80、司盘-80,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在胶体磨中快速乳化成油包水型,制备了鸭副黏病毒油乳佐剂灭活疫苗。并对制备的疫苗进行了物理性状、无菌检验、安全性、稳定性检验、抗体消长规律、交叉免疫保护及免疫效力检验。结果表明,该疫苗安全可靠,注射后鸭的精神状况良好,饮食、粪便无异常变化,注射部位未见明显变化,疫苗吸收良好。免疫后14d即可产生抗体(平均为41og2),60d可达到91og2。免疫后25d攻毒保护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9.
鸭副粘病毒病RT-PCR诊断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快速、准确检测鸭副粘病毒病的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新城疫F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扩增鸭副粘病毒融合蛋白基因727bp的特异性片段,进行特异性试验和敏感性试验,建立了鸭副粘病毒病的RT-PCR诊断方法。应用建立的诊断方法,对从山东不同地区分离的20株疑似鸭副粘病毒毒株和150份疑似感染副粘病毒鸭的病变组织进行了检测。【结果】特异性试验表明,建立的RT-PCR检测方法能够从鸭副粘病毒SDFCH株中扩增到727bp的特异性片段,而对鸭瘟病毒、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鸭肝炎病毒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表明,该法最低检出量的cDNA质量浓度为3pg/μL;山东不同地区20株疑似鸭副粘病毒分离株中有15份为阳性;150份疑似感染副粘病毒鸭的病变组织有125例为阳性。【结论】建立的鸭副粘病毒病的RT-PCR诊断方法,且有快速、准确、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大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大蒜又称蒜,胡蒜,古名葫或葫蒜,是重要的香辛类蔬菜作物,属百合科葱属一年生或二年生植物。原产于地势高爽、气候干燥的亚洲西部高原地区,汉代传入我国,各地广泛栽培,以其蒜头(鳞茎)、蒜薹(花茎)、嫩叶(青蒜或称蒜苗)为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