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是世界范围内十字花科植物的头号害虫,试验在26℃、光照明暗比为16L∶8D、湿度为70%的条件下,以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秦甘70’‘秦甘80’‘绿球66’)、小青菜(Brassica chinensis L.)(‘上海四月慢’)、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 L.var.botrytis)(‘荷兰83号’)和油菜(Brassica napus L.)(‘青杂7号’)6个不同品种4类十字花科蔬菜为食料,观察小菜蛾一个完整世代的不同生命参数,并分析取食不同十字花科寄主的小菜蛾生长发育状况及繁殖差异。结果表明:在6个不同品种4类十字花科中,取食‘荷兰83号’花椰菜的小菜蛾试验组幼虫历期、蛹历期、蛹质量、卵历期及全世代历期最短,其全世代存活率最高;取食‘上海4月慢’小青菜的小菜蛾试验组幼虫存活率、化蛹率、蛹羽化率、卵孵化率及全世代存活率最低,其成虫历期、卵历期及全世代历期为最长。在4类十字花科寄主中,小菜蛾的最适寄主植物为‘荷兰83号’花椰菜,最不适宜小菜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为‘上海四月慢’小青菜。  相似文献   
2.
一株植物促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对花生的促生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徐文思  姜瑛  李引  张振  徐莉  胡锋  李辉信 《土壤》2014,46(1):119-125
从南京板桥镇自然条件下的潮土中,筛选出JX15菌株,具有较强分泌IAA的能力且性能稳定,20 h分泌IAA达到22.55μg/ml,并兼具解磷能力。经形态观察、部分生理生化特征测定及16S rRNA的保守序列鉴定,初步确定该菌株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GenBank登录号为JX424613。设置单因素试验对菌株生长和发酵条件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促进菌株JX15生长和增强分泌IAA的最佳培养条件基本一致,最佳培养条件是初始pH 7~8,装液量为50 ml/250 ml,30℃摇床培养24 h;最佳碳、氮源分别是甘露醇和酵母粉。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花生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接种JX15菌液的处理,花生植株较未接种菌液的处理其鲜重、株高、全氮、磷、钾及花生根系总长度、根平均直径、根表面积和根尖数均有显著增加。研究结果为该菌株的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接种蚯蚓和食细菌线虫对红壤性状及花生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令雅  李根  李引  王同  刘满强  焦加国  胡锋  李辉信 《土壤》2013,45(2):306-312
通过温室花生盆栽试验研究了接种有益土壤动物(蚯蚓和食细菌线虫)对旱地红壤生物学性质(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基础呼吸、微生物熵、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土壤速效养分(碱解氮和速效磷)及花生产量的影响.试验包含4个处理:不接种处理(CK)、仅接种蚯蚓(E)、仅接种食细菌线虫(N)、联合接种蚯蚓和食细菌线虫(EN).结果表明:①蚯蚓和食细菌线虫均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含量,线虫对微生物生物量碳的贡献大于蚯蚓.②除花生成熟期的接种蚯蚓处理外,接种蚯蚓和食细菌线虫后土壤基础呼吸均有所增加,且食细菌线虫的影响也大于蚯蚓.③除花生结荚期无显著性差异外,蚯蚓和食细菌线虫均极显著提高了土壤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P<0.05).④蚯蚓和食细菌线虫均能增加土壤速效磷和碱解氮含量.⑤接种蚯蚓和食细菌线虫后花生产量的增幅为17%~ 20%.总之,在4个花生生长时期,相对于不接种的对照处理,接种蚯蚓和食细菌线虫能明显改善红壤性状并最终提高花生产量.  相似文献   
4.
烟叶生产是烟草行业发展的基础,烟农是烟叶生产和烟草行业发展最根本的保证。从财务视角深入分析烟农专业合作社的生存生态问题,能够更好地理清合作社与烟农、社会、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合作社在经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微生物菌剂的产品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产酸克雷伯氏菌Rs-5与枯草芽孢杆菌组合BCL-8按不同比例复配,研究不同复配组合对棉花的解盐促生作用及其对立枯丝核菌的抑菌效果。[结果]产酸克雷伯氏菌Rs-5与枯草芽孢杆菌组合BCL-8按1∶(1~2)复配时,对立枯丝核菌具有很好的抑菌效应;两者按1∶(1~2)复配浸种的棉花种子的发芽率为86.67%(是对照组的1.49倍),盆栽试验中棉花种子的发芽率和成苗率分别达到60.00%和50.00%,分别是对照组的1.50和1.67倍。[结论]产酸克雷伯氏菌Rs-5与枯草芽孢杆菌组合BCL-8按适当比例复配对盐胁迫条件下的棉花具有显著的促生作用。  相似文献   
6.
云南甜龙竹(Dendrocalamus brandisii)是优异的笋材两用大型丛生竹种,但常规无性繁殖技术培育的苗木因价格高而极大地阻碍了该竹种的推广栽培。文章以云南甜龙竹种子萌发的无菌苗为外植体,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试管苗快速繁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丛生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苄氨基腺嘌呤(6-BA)3.0 mg/L+萘乙酸(NAA)0.7 mg/L,诱导率可达86.33%;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NAA 0.3 mg/L+6-BA 6.0 mg/L+噻苯隆(TDZ)0.001 mg/L,增殖系数可达4.90;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2.0 mg/L+吲哚丁酸(IBA)4.0 mg/L,生根率可达71.45%。研究结果可为云南甜龙竹工厂化育苗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对猪肉数量和质量要求与日俱增,增加生猪养殖规模和提高生猪肉品质量成为了必然,而养殖场中的重点又是猪场的防疫消毒.笔者在规模指导生产、提供技术服务时发现,大家在消毒防疫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有些问题虽然不会马上导致养殖失败,但长此以往容易出现免疫抑制以及影响畜产品质量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本文将养猪场防疫消毒的要点进行了概述说明.  相似文献   
8.
[目的]揭示屏边空竹的发笋、退笋和幼竹生长规律。[方法]定点观测了30丛屏边空竹周年的出笋、退笋、秆高及地径生长数据,运用SPSS软件分析评价了不同季节出笋及幼竹生长规律。[结果](1)屏边空竹笋期历时9个月左右(从9月至次年5月),根据出笋量的差异可分为初期、盛期和末期,春季最多而夏季最少;其中5丛(16. 67%)每季出笋,具有四季发笋的习性。(2)退笋率随着笋期逐渐增加,在出笋末期达到最高,为87. 76%。(3)笋-幼竹高生长约130 d完成,平均秆高达6. 36 m;呈现"慢-快-慢"的生长规律,生长曲线可用三次曲线方程描述:H=0. 806-0. 029t+0. 001t2-5. 894×10-6t3,R2=0. 980。(4)地径的生长历时16 d左右,平均地径为18. 50 mm,也呈现"慢-快-慢"的生长规律。[结论]屏边空竹发笋期长约9个月,具有四季发笋的习性,但各季节出笋量差异显著;秆高和地径呈现"慢-快-慢"的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高校的外卖存在配送不安全、取餐难和取餐秩序差等问题,文章研发了一种新概念外卖存储机,该装置由柜体、面板控制系统、单片机、人脸识别模块、温控系统、通讯模块、通风槽等组成,在存储柜的空间配置上采用人为地分区管理,有效解决了外卖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多潘立酮微乳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滴定法绘制伪三元相图,根据相图优选处方,并初步考察微乳制剂的稳定性、形态粒径和理化性质.用紫外分光光度(UV-Vis)法测定微乳中多潘立酮的含量.结果表明,制备出的多潘立酮微乳处方是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RH-40)/肉豆蔻酸异丙酯(IPM)/多潘立酮/蒸馏水.微乳稳定,透射电镜下呈圆球形,分布均匀,平均粒径12.4 nm.在1~50 μg/mL浓度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41±1.17)%,RSD为1.18%(n=5).多潘立酮微乳应低温(4℃)、避光保存.该处方设计合理,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