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从安徽省药菊产区大面积受害显花叶症状的菊花上分离到-株病毒分离物(代号Chm-91)。Chm-91经人工接种能侵染10科30种植物;还可通过桃蚜(Myzus persicae)、萝卜蚜(Hyadaphiserysimi)和菊小长管蚜(Macrosiphoniella sanbornic)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播。18种感染的植物种子不带毒;Chm-91致死温度65℃~70℃,稀释限点10-2~10-3,体外存活期4~5天。Chm-91粒体球状,直径约30nm;病组织超薄切片可见堆集状内含体。该分离物与番茄不孕病毒(TAV)抗血清呈阳性反应。Chm-91的标准紫外吸光度(A0.1% 260)为4.78,A260/A280比值为1.73;粒体平均分子量为1.835 X 106道尔顿,沉降系数为97.5 S;外壳蛋白由相同的亚基所组成,各亚基含236个氨基酸,亚基的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25100(25K)和5.2;核酸类型为单链RNA,在粒体中的含量是16.9%,有四种大小不同组份,碱基百分比中鸟嘌呤(G)为23.3,腺嘌呤(A)为27.3,胞嘧啶(C)为19.4,尿嘧啶(u)为29.6。#br#根据上述生物学性状,血清学反应,粒体形态及理化特性等。作者认为该分离物隶属于TAv或者它的一个株系。这是为害药菊的一种病毒在我国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
油莱病毒病是油菜上的重要病害,对产量影响较大。据报导,为害油莱的病毒有多种。我省广大油莱产区分布最广的病毒为黄瓜花叶病毒和芜菁花叶病毒两种,其余病毒类型占比重甚少。而这两种病毒猖獗为害,在自然界主要靠蚜虫来传播。为了防治这类病害的传播蔓延,在生产上常采用杀虫剂来治蚜防病,但往往又收不到予期的效果。如何提高治虫防病效果,国内外都作过一些研究,近年来日本、加拿大等在探讨防治蚜传病毒病方面,应用忌避剂和抑制剂等措施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试验目的,根据有翅蚜虫的色觉反映不同,而设计了避蚜带放置田间和大田直接喷油乳剂,以观察治虫防病作用及其增产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3.
引言赤豆花叶病是我省江淮地域广大赤豆栽培区一类重要的流行性病毒病害,其发生率80—100%,对生产威胁较大,对于该类病害的研究,我国以往文献报道较少,有关赤豆花叶病毒(Adzuki—been mosaic virus AzMV)由松本(Matsumoto,1922)首次于日本报道,继而大谷(大谷吉雄,1942)报道AzMV不能汁液传染。1956年田杉与福田(田杉平司,福田兼四郎,1956)通过研究认为AzMV可以汁传。日野的研究进一步确定AzMV  相似文献   
4.
银合欢生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0年引入11个种源的银合欢,在南亚热带云南景东育苗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银合欢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其中勐腊、元谋、元法种源生长较好,东扑硅K×1、K×3C显示了抗逆性强的杂交优势,为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推广栽培银合欢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收集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10个芜菁花叶病毒株系或分离物(TuMV)。应用直接ELISA和间接ELISA对其各株系间血清学关系进行了比较试验。直接ELISA双抗体夹心法专化性较强。由病毒抗血清所制备的结合体只与同宗抗原起反应,不与TuMV其它株系异宗抗原起反应。应用病毒抗血清所制备的F (ab')2包被处理的间接ELISA技术,鉴定病毒不同株系血清学亲缘关系时,只要用1个病毒株系抗血清即可对不同株系进行鉴定。由6个TuMV株系分别制备的抗血清对10个毒株进行鉴定表明,各株系均能交互反应,说明株系间具有共同的抗原性,仅OM株系与其它株系较少一致性,表明血清学关系较疏远。因此认为,间接ELISA适用于广泛的病毒诊断及株系鉴定之用,比直接ELISA优越。  相似文献   
6.
<正> 我省目前大面积种植的甘兰型油菜品种,由于丧失了原有高度抗病能力,已普遍遭受病毒病的威胁。据调查统计,1975年以来,短短五年中,出现了三次流行年  相似文献   
7.
薏苡黑穗病     
  相似文献   
8.
在合肥地区从豇豆带毒的实生苗中分离到一病毒分离物,易经汁液摩擦接种,在豇豆上大多数为系统感染。接种鉴别寄主,在苋色藜、昆诺藜及绿豆上表现为局部枯斑。其稀释限点10~(-2)-10~(-3),致死温度55—60℃,体外存活期1—2天。种子传毒率为6.9—16.7%。可经棉蚜、桃蚜、蚕豆蚜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毒。病毒粒子为线状,长750nm左右,宽约12nm。可与黑眼豇豆花叶病毒(BLCMV)的抗血清呈微弱的反应。粗提纯的病毒制剂免疫原性中等,制备出的兔抗血清试管沉淀效价为1:512。根据以上结果,鉴定该分离物为豇豆蚜传花叶病毒(CAMV)。同时用分离纯化的病毒对8个豇豆品种进行了抗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品种间具明显的抗性差异,短豇豆型较长豇豆型抗病性要强。在抗病品种F0216上经系列传代试验,证明其抗性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正> 六十年代初,利用蚜虫喜趋金盏黄颜色的特殊色觉,人们成功地开展了黄皿预测蚜虫发生以及直接诱杀蚜虫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收到了一定效果.随着对蚜虫这种生物学特性的深入研究,人们又进一步发现银色反光材料,能起到驱避蚜虫的作用.因而,从七十年代起,国外就有人在蔬菜上利用铝箔置放田间进行了这方面防治研究,亦收到了防止避病的效果,但由于耗费很大、方法麻烦,不能大面积地推广应用.我们自1979年以来,连续两年在油菜苗期,对秋蚜试用银粉带进行防蚜研究.结果表明,这种银色带不仅成本低、使用简便,而且能够有效地控制蚜虫和所传播的病毒病的发生,增产作用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方法的建立和逐步完善,近年来,植物病毒学无论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应用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现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就植物病毒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研究以及植物病毒病的防治策略研究作一简述,并对我国今后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战略谈一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