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了探究复方杨树花口服液在体内的抗炎作用。试验取4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8只/组,分别是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 6 ml/kg),阳性对照组(阿斯匹林: 200 mg/kg)和复方杨树花组(高剂量组(12 ml/kg)、中剂量组(6 ml/kg)、低剂量组(3 ml/kg))。左耳涂抹20 μl二甲苯计算耳肿胀率;取40只小鼠做相同处理后,左足注射0.1 ml 10%蛋清制造小鼠足趾肿胀模型,计算小鼠足趾肿胀度。另取4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8只/组,分别是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给药组(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其余组注射15 mg/kg LPS腹腔注射制作小鼠炎症模型,测定血清中TNF-α,IL-1,IL-6含量。结果表明:高剂量复方杨树花口服液能显著性抑制小鼠的耳肿胀率和足趾肿胀度(p<0.01);并能显著性抑制LPS引起的小鼠血清中TNF-α,IL-1,IL-6含量的升高(p<0.01),与阿司匹林效果相似(p>0.01)。说明:复方杨树花在小鼠体内具有一定的抗炎效果,以12 ml/kg灌胃体内抗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正>猪锉牙,又称猪磨牙,指猪患有疾病或受不良环境刺激造成大脑中枢神经紊乱而表现出一种无意识的空口咀嚼活动~([1])。此病常见于母猪、架子猪,而在仔猪和育肥猪中较少见。该病大多数发生于晚上,有时在午后,会造成猪精神不安,难以入睡,生长缓慢,严重影响养殖户的养殖效益。1发病原因1.1饲料因素1)饲料中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不足。2)饲料种类少,搭配不合理,营养成分单一。3)饲料中钙磷比例失调,易引起猪锉牙。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远志茯神口服液的抗应激作用,以昆明小鼠为实验动物,研究了不同剂量的远志茯神口服液对慢性应激小鼠生长指标、血清酶活性和免疫球蛋白的影响,以及其对急性应激小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的影响。结果显示,一定剂量的远志茯神口服液能显著降低应激小鼠的悬尾不动时间(P0.05);显著抑制应激小鼠料重比(P0.05)和血清酶指标的异常升高(P0.05),以及应激小鼠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降低(P0.05);还能显著抑制应激小鼠ACTH和COR的释放(P0.05)。表明远志茯神口服液对悬尾昆明小鼠有显著的抗应激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仔猪的油皮病又称"仔猪渗出性皮炎"、"猪接触传染性脓疮病"、"油性皮脂漏"等,是由革兰氏阳性葡萄球菌引起的以皮肤大面积出现渗出性皮炎症状为主要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此病感染对象主要是哺乳仔猪或断奶后仔猪,易发季节为冬季和夏季,感染率和死亡率也比较高,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我们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使此病得到有效控制。1??发病原因1.1??环境因素猪舍通风不畅、温湿度不当、消毒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河北某免疫猪场发生的疑似猪伪狂犬病进行确诊,并针对猪伪狂犬病毒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本试验对该猪场送检的病猪进行剖检,将其脾、肺、肾及淋巴结的混合研磨液经PK15细胞接种分离,后经PCR扩增及动物回归试验,证实成功分离的病毒为伪狂犬病毒(PRV),并命名为SH151218。根据GenBank上传的PRV及其gE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检测引物以及1对扩增gE基因的引物,并对其gE基因进行了序列分析,SH株属于GI亚型,与哈尔滨变异株同源性最高,所分离的PRV毒株为变异强毒株。此变异株的发现对PRV变异机制的研究及研制新疫苗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猪圆环病毒(PCV)的滴度,以本实验室已成功分离的1株PCV2d流行毒株PCV2RC160307为模板,通过融合PCR突变其Rep蛋白上的1个N-糖基化位点,并成功构建自身环化感染性克隆HT-PCV2,转染ST细胞,盲传至F8代后,通过PCR、间接免疫荧光(IFA)及过氧化物酶单层试验(IMPA)进行验证,并通过IMPA测定TCID50发现,拯救成功的HT-PCV2病毒滴度为105.2×TCID50/0.1mL,较分离的流行毒株RC160307及未糖基化位点突变的感染性克隆H-PCV2的病毒滴度有所提高。此种方法为PCV2复制机制的进一步研究疫苗的研制及其疾病的预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快速、灵敏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序列,在其5′端非结构蛋白区域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用来检测BVDV,PEDV,SRV,TGEV等,同时建立了牛病毒性腹泻纳米PCR检测方法,经优化找出最佳的NanoPCR反应条件。经过检测,纳米PCR的最小检出量为15.2×10~(-4),PCR的最小检出量为15.2×10~(-3);BVDV的敏感性试验表明纳米PCR方法的敏感性是普通PCR的10倍。该BVDV纳米PCR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一种高效的检测手段,可应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同时也为BVDV的及时检测、预防和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绞股蓝微粉发酵物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粪便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取70头70日龄"杜×长×大"保育猪,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头,试验期28d。其中,Ⅰ组为不用药对照组,Ⅱ组~Ⅳ组分别为未发酵绞股蓝微粉5、10、15g/kg剂量组,Ⅴ组~Ⅶ组分别为绞股蓝微粉发酵物5、10、15g/kg剂量组。在试验期第1天、第28天时测定各组育肥猪的体重;每天记录各组育肥猪的采食量,腹泻猪头数;在试验期第27天时,采集各组育肥猪的4份粪样,测定其粪便微生物菌群。结果显示,10g/kg绞股蓝微粉发酵物能显著提高育肥猪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P0.05),显著降低其料肉比(P0.05),降低腹泻率(P0.05);10g/kg绞股蓝微粉发酵物可显著提高粪便中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数量(P0.05),显著降低大肠埃希菌的数量(P0.05)。研究表明,绞股蓝微粉发酵物能显著提高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显著促进肠道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增殖,显著抑制肠道内大肠埃希菌的繁殖,显著优于未发酵绞股蓝微粉。  相似文献   
9.
鱼腥党参散体外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天然可饲用植物组方鱼腥党参散的体外抗炎效果,通过鱼腥党参散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瘤细胞系(RAW264.7)细胞NO、TNF-α、IL-1β、IL-6及IL-10的分泌,以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中p65和IκB蛋白表达水平,评价其抗炎效果。采用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选对数生长期细胞,设对照组、LPS组、鱼腥党参散5mg/mL组、2.5mg/mL组、1.25mg/mL组,药物预处理4h后致炎24h,Griess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的含量,ELISA法测定上清液中TNF-α、IL-1β、IL-6及IL-10的含量。Western blot测定p65和IκB以及P-p65和P-I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鱼腥党参散可极显著地抑制LPS诱导RAW264.7细胞后NO、TNF-α、IL-1β及IL-6含量的升高(P0.01),且在一定程度上呈剂量依赖性,极显著降低p65及IκB的磷酸化水平(P0.01)。说明鱼腥党参散在体外具有良好的抗炎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