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1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试验植物营养剂HUMIN PLUS在水稻上使用方法,评价在水稻2叶1心时茎叶喷雾HUMIN PLUS对水稻的安全性及作用效果,确定在旱育秧田茎叶喷雾HUMIN PLUS对水稻的安全使用剂量。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  相似文献   
2.
试验通过对采用不同接菌方式接入水稻恶苗病菌的接菌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简便、有效、快捷的接菌方式。  相似文献   
3.
针对常规寒地水稻移栽田前期除稗剂多采用一次性施药,药效和安全性差的问题,通过对寒地水稻移栽田稗草的防治采取插前5~7 d、插后15~20 d分期施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分期施药对稗草防治效果好,提高了对水稻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主要研究了环境条件对水稻褐变穗病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结果表明:病原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2~28℃,在25℃时生长最快;最适pH值为3.91~5.98,在pH值4.90时菌丝生长最快;在全光照条件下,病原菌菌丝生长最快;在连续振荡培养条件下,菌丝干重最大;病原菌致死温度为60℃水浴10min。病原菌产孢的最适温度为22~30℃,在25℃时产孢量达到最大;最适pH值为3.91~5.98,在pH值4.90时病原菌产孢量最大;在全黑暗条件下,病原菌产孢最多;在静止培养条件下,病原菌产孢最多。  相似文献   
5.
<正>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属鳞翅目螟蛾科,是黑龙江省水稻田常发生虫害。以幼虫在稻草、稻根及其它寄主植物根茎、茎秆中越冬,越冬幼虫在春季化蛹羽化。由于越冬场所不同,1代蛾发生极不整齐,一年发生1~5代。二化螟幼虫生活力强,食性广,耐干旱、潮湿和低温等恶劣环境,故越冬死亡率低。在  相似文献   
6.
硅肥选用硅酸钠和硅肥旺,磷肥选用开磷二铵,通过不同硅肥与不同用量磷肥的配比,探讨在寒地水稻移栽田施用硅肥对磷肥使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硅酸钠效果好于硅施旺,最优的硅磷配比为硅酸钠135kg/hm2、开磷二铵60kg/hm2。  相似文献   
7.
李德萍 《长江大学学报》2009,6(3):297-298,301
目的:调查江汉油田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作为评价工具,随机选择262例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江汉油田2型糖尿病患者有抑郁症状者达17.2%,有焦虑症状者达14.5%,同时伴有抑郁和焦虑者达11.1%。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居住地、经济状况是影响油田矿区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结论:影响江汉油田矿区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的因素较多,临床医护人员要重视开展心理护理,呼吁相关部门制定相应卫生政策有助于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壮秧剂是根据水稻生理、生态特性研究出的集消毒、调酸、营养为一体的新型药肥混合制剂。好的壮秧剂加上正确的使用方法能保证水稻在移栽前所需要的所有养分,是培育壮苗的基础。而目前壮秧剂使用技术存在的问题:①机插软盘或钵育苗盘、隔离层旱育苗等方式一定面积上有多少底土不清楚,只对一定面积上的壮秧剂用量有粗略的认识,对底土多少认识不清,导致混配的营养土不标准。  相似文献   
9.
寒地水稻主要病害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组织水稻植保科研人员对宝泉岭、红兴隆、建三江、牡丹江、齐齐哈尔和绥化等6个分局有代表性农场进行稻瘟病、鞘腐病、纹枯病和褐变穗等病害调查,结果表明:稻瘟病和褐变穗病情指数较低,没有发现大面积严重发生稻瘟病的地块;纹枯病发生已比较普遍,各农场纹枯病发生程度有一定差异;少数农场鞘腐病发生严重,对水稻产量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青岛地区降雪时空特征及环流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青岛地区的降雪特点及形成原因,使用1961—2009年实况观测及NCEP全球再分析格点资料,统计分析了青岛地区降雪的时空特征,并采用合成分析和物理量诊断的方法对青岛大雪进行了环流分型和物理量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青岛地区降雪最早月份11月,最晚月份4月。年平均降雪量10 mm左右,东北和西南多、东南少;年平均降雪日数10天左右,西北多、中部少。月平均降雪量、降雪日数均呈中间高、两头低的月际变化特征,12月、1月、2月多,11月和4月少。小波分析表明,年降雪量和降雪日数均存在19年左右的周期。大雪最早出现在11月下旬,最晚3月中旬。大雪的环流形势分为冷槽东移型、平直环流型和横槽转竖型3种,主要环流形势为冷槽东移型;高空明显的冷空气入侵,地面冷暖空气交汇,低层水汽供应充分,湿度大,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引发青岛地区明显的降雪天气。物理量特征分析给出了青岛大雪预报的一个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