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耕地多功能理论为基础,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构建耕地多功能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分析龙胜县耕地多功能的变化特征;利用相关分析法,计算耕地各功能之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耕地生产功能与社会功能呈现上升趋势,生态功能呈现下降趋势;耕地生产功能与社会功能之间为协同关系,而生态功能与生产功能、社会功能之间处于权衡关系,其中生态功能、社会功能负关联性最强.因此龙胜县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加强对耕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优化产业种植结构,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对耕地以及永久基本农田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以典型岩溶地貌及全国南部生态廊道相对发育与密度较高的柳州市为例,对自然空间进行精准分区并提出管制办法,为其他喀斯特地区研究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基于空间叠置法、INVEST模型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提取全域尺度生态廊道,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实现自然资源空间精准分区。[结果] ①生态源区以大型林地为主,面积达3 531.24 km2,总体呈中部向南北部递增的趋势;②生态廊道呈以主要廊道为依托,次要廊道为承接的环状分布结构;③依据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结果及自然地理特征将柳州市自然资源空间划分为禁止开发建设、限制开发建设、允许开发建设、优先开发建设4个管控区,并按照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与空间主导功能提出差异化管制方法。[结论] 以生态安全格局为依据划分自然资源空间管制区,各管控区发展定位与目标差异较大,要实行差别化管制,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经济发展政策不平衡的必然结果为土地利用效率差异。钻研其差异性和收敛性,对于领会城市发展差距,拟定土地调控和区域成长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应用广西14个市2007~2016年数据,对其进行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差异及收敛性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就广西而言,城市的规模越大,土地利用效率的差距越小;反之,城市的规模越小,土地利用效率的差距越大;但中等城市表现出独特性,其土地利用效率始终最高。(2)广西不同规模的城市组土地利用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中等规模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增速提高最迅速,然而小城市和大城市则跟着城市规模的增长,增加速度变慢。(3)不同规模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具有绝对β收敛性和条件β收敛性,不仅收敛到稳态水平,而且收敛到共同稳态水平,其中中等城市收敛速度最快,大城市组收敛到最慢的稳态速度。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边境地区土地利用多功能之间的交互关系,基于生态位宽度、耦合协调度和权衡强度模型分析广西边境地区2000—2018年土地利用“三生”功能的时空演变及协调/权衡关系特征,并分区提出优化建议。结果表明:(1)广西边境地区“三生”功能时空分异特征显著,生产功能生态位宽度以扩张状态为主,呈“东南高、西北低”的梯度变化格局;生活功能生态位呈萎缩后扩大趋势;生态功能生态位宽度呈现萎缩态势,呈“双高多平”空间布局。(2)土地利用功能耦合协调类型区分为濒临失调型及勉强协调区,总体由濒临失调型向勉强协调型演变,勉强协调区主要为经济相对繁荣区,濒临失调型集聚在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山区;两两功能权衡强度较低为防城区,权衡强度较高为那坡县、龙州县。(3)全区可划分为低协调区、生产—生活功能优势区、生产—生态功能优势区、生态—生活功能优势区、生产功能优势区、生态功能优势区、生活功能优势区并提出针对性措施。广西边境地区土地利用“三生”功能之间相互作用关系整体往协调态势发展,后续发展应注重以生态优先为导向。  相似文献   
5.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法评价了2007—2016年广西桂平市耕地生产效率情况。结果表明,2007—2016年桂平市耕地生产效率发展均处于波动状态。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分析全要素生产效率的变动情况,仅2009年生产力出现倒退。Tobit模型分析桂平市耕地生产效率的影响要素,复种指数、灌溉面积比例、平均农用机械总动力影响显著,且平均农用机械总动力是负向影响,复种指数、灌溉面积比例是正向影响,桂平市耕地生产效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