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在广西桂林市阳朔县田间采集的柑桔木虱僵虫中分离纯化出一种曲霉(YS-1).结合ITS序列分析与形态学观察和科赫法则鉴定证明,该曲霉为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是柑桔木虱的病原真菌.利用喷雾塔喷洒YS-1分生孢子悬浮液于柑桔木虱成虫体表5 d后,测得其致死中浓度(LC50)为3.017×106个...  相似文献   
2.
通过观察藏红花在广西桂林的引种表现,认为藏红花在桂林地区宜采取室内采花和田间种球繁育"二段法"栽培技术,其适宜性、种球丰产性、抗性和药材品质等综合性状表现良好.藏红花在桂林栽培的关键在于选用15 g以上的无病种球,于11月上旬在田间种植,翌年5月初采收种球并将其避光贮存至室内阴凉处,9月下旬开始萌芽,11月初在室内采收...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桃品种幼果炮制瘪桃干的绿原酸类化合物含量和抗氧化活性,为综合开发利用桃幼果提供参考。以33份桃品种幼果为试材,采用60℃烘干(HAD60)、冷冻干燥(FD)和日光干燥(SD)炮制瘪桃干,通过测定瘪桃干样品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总抗氧化能力和总酚、新绿原酸(5-CQA)、绿原酸(3-CQA)和隐绿原酸(4-CQA)含量评价不同品种桃幼果的抗氧化活性和药用适宜性。结果表明:同一品种3种炮制方式总酚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大小顺序均为FD> HAD60> SD;SD处理瘪桃干样品总酚含量(用没食子酸当量表示,GE)、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用Trolox当量表示,TE)和总抗氧化能力变异范围分别为2.96~19.54 mg/g、2.11~9.13 mg/g和24.83~108.96 mmol/kg;3种炮制方式制备的样品中5-CQA、3-CQA和4-CQA含量顺序均为FD> HAD60> SD;SD处理瘪桃干样品的5-CQA、3-QCA和4-QCA变异范围分别为0.27~6.23、0.38~3.75和0.14~1.69 mg/g;5-CQA...  相似文献   
4.
阳光玫瑰葡萄因其花芽分化好、栽培管理容易、果实品质优良,是近年广西乃至全国都在重点推广的鲜食葡萄新品种。在桂林市栽培过程中,发现突出存在新梢叶片皱缩、穗形松散、果粒大小不均匀等问题,严重影响阳光玫瑰葡萄品质及栽培效益。本文根据多年生产调查,分析了栽培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应对技术措施,旨在为阳光玫瑰优质高效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调控桃花芽需冷量的代谢物,以9份不同需冷量桃品种大量落叶期真空冷冻干燥的花芽为试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进行广泛靶向代谢组分析,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方法筛选与需冷量高度相关代谢物,并测定15份不同需冷量桃品种花芽的相关性代谢物含量进行相关性验证。结果表明:共鉴别出1005个代谢物,其中黄酮类225个、酚酸类206个、脂质类139个、有机酸类64个、萜类42个、核苷酸及其衍生物类56个;筛选出与需冷量正相关差异代谢物50个,其中脱落酸、山奈酚-7-O-葡萄糖苷、4-甲氧基肉桂酸、异胞嘧啶与需冷量均呈极显著相关性(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87、0.924、0.883、0.927。大量落叶期桃花芽中脱落酸含量稳定,波动较小,需冷量低于300 h的桃品种花芽脱落酸平均含量均低于13.07μg/g,需冷量大于500 h的品种含量均高于15.86μg/g,脱落酸含量与需冷量的双变量相关系数为0.914,极显著性相关(p<0.01)。在大量落叶期前后15 d测定未知需冷量桃品种真空冷冻干燥花芽中脱落酸含量可鉴定区...  相似文献   
6.
为挖掘亚洲柑橘木虱优良的生防真菌,笔者在广西桂林市阳朔县田间采集的僵虫中分离纯化出一种曲霉,标记为YS-1。结合ITS序列分析与形态学观察进行鉴定,并利用喷雾法检测该曲霉对柑橘木虱的毒力。结果表明,该曲霉符合科赫氏法则是柑橘木虱的病原真菌,且YS-1为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利用喷雾塔喷洒YS-1分生孢子悬浮液于柑橘木虱成虫体表5d后,测得其致死中浓度为3.017×106个/mL。因此,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 YS-1是一种具有田间防治柑橘木虱潜力的生防真菌。  相似文献   
7.
灵芝是药食同源、消费量大的药用真菌。广西发挥绿色生态优势,发展林下灵芝种植并成为一项优势特色的林下经济产业。近年来虽然面积稳中有增,但单产和效益有所降低。笔者经长期的实地调研发现,生产中存在导致低产的原因主要有病虫害、种植环境、接种养菌时间等,企业和芝农可在这几方面采取相应技术改良措施,以期提高单产和品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