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砾质粗砂土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栽植过程中,为了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和苗木生长量,研究了栽植沟不同防渗处理对土壤肥力、土壤相对含水量和苗木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栽植沟塑料薄膜防渗后均提高了土壤肥力、土壤相对含水量和苗木生长量,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相对含水量和根系密度随着栽植沟防渗面积的增加而提高,主根长度随着栽植沟防渗面积的增加而降低。不同处理中沿栽植沟沟底中线预留25 cm间距不覆盖塑料薄膜处理(处理2)的苗木主根基部粗度、胸径、冠幅和株高最高,分别为14.20、8.47、138.12和152.48 cm,较对照(CK)不做任何防渗处理的主根基部粗度、胸径、冠幅和株高分别提高了70.67%、89.73%、24.66%和33.16%,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2.
电温床催根处理对摩尔多瓦葡萄扦插苗培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铺设电温床对摩尔多瓦葡萄插条进行催根处理,愈伤组织可在7d形成,11d可生长出新根,与不进行催根处理对比可提早5d和10d。待愈伤组织形成时即行扦插和新根生成后扦插的对比显示,无论采取那种扦插时间,成活率相近,但经催根处理后Ⅰ、Ⅱ级苗比率为78.8%,较对照提高了3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林业建设逐渐发展起来,同时也受到了国家的关注。林业建设不但带来了足够的经济利益,同时也影响着生态文明。但病虫害严重影响到了我国林业的发展效率,如何防止病虫害对林业造成的危害成为一个重难点问题。以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方法为起点,探讨了林业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4.
三江源地区天然牧草气候生产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惠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414-6416,6460
选用河南、甘德、同德、玉树、曲麻莱、五道梁和玛多7个气象台站的1971~2004年的气象资料,对三江源地区的气候条件进行了分析,应用综合数学模型建立了三江源地区的天然草场植物气候生产力评估模型。结果表明:三江源地区气候生产力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气候生产潜力较大。在较小范围内,海拔高度和气候生产力呈反比关系,海拔每上升100m气候生产力约降低1200~1425kg/ha,同时水分也是三江源地区天然牧草气候生产力的制约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牧民对环境保护的响应是生态保护战略有效实施的关键,主体参与意愿直接影响生态保护项目实施的成效和可持续性,是区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通过对三江源地区约283户藏族牧民通过翻译进行结构式访谈,采用Logistic模型从主体角度探讨了牧户愿意参与生态保护行为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三江源区域约87%的牧户认为生态保护对牧户有好处,但受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只有近70%的牧户是在政府主导下基于有限理性而被动的参与生态保护行为响应。(2)三江源牧户参与生态保护行为响应的意愿主要受当地政府的保护力度及牧户对生态保护外部性的认知水平、生计水平、外界接触程度、工作机会的正影响,并受牧户的年龄、离中心城镇的距离和区域气候恶劣情况等因素的负影响,系数依次为:2.22、3.98、1.93、2.26、1.48、-1.63、-2.43、-0.92。(3)牧户的生计水平、退化感知和外部性认知是影响三江源牧户参与生态保护意愿的关键因素,牧户参与生态保护意愿的概率不仅仅是牧户出于自身利益和未知风险考虑下被动的响应,更是当地政府的环境知识宣传和保护投入影响下个体的抉择结果。(4)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解决牧户的单一化生计问题,构建完善地生态补偿机制让牧户分享生态保护的外部性效益,并激励牧户主动参与生态保护行为响应,才能最终实现区域生态保护、牧户幸福和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多赢局面。  相似文献   
6.
李惠梅  师生波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799-4804
[目的]探讨不同海拔下麻花艽植物的光合特性。[方法]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对光强、温度和CO2的响应和酶活性的比较,研究了不同海拔麻花艽植物的光合性质。[结果]高海拔的海北麻花艽植物光合作用受到低温、强光、低气压的限制。低海拔的西宁麻花艽植物的净光合速率较高,但是高海拔的海北麻花艽植物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高于西宁的麻花艽植物。[结论]低海拔的麻花艽植物光合潜力和温度适应范围广,引种栽培具有极大的优势,但是高温有可能造成光抑制,会降低光合生产力。高海拔的海北麻花艽植物光合色素的含量较低但具有较高的抗氧化酶的活性,保护了光合机构免遭破坏。  相似文献   
7.
林业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巨大影响,为了提高林业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出台了许多相应的扶植管理政策。林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当地经济建设水平发展,而且能够有效改善当地环境,做好当地环境建设保护工作,通过专业技术手段防止生态环境遭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尤其需减少乱砍滥伐现象,本文就生态环境下林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掌叶大黄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甘肃礼县种植的二年生掌叶大黄根腐病发病部位分离纯化,然后利用根部离体接种法致病性测定,旨在明确导致掌叶大黄根腐病的病原物,为其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从掌叶大黄根腐病株中共获得8种分离物,主要致病菌分别为粉红单端孢霉、尖孢镰刀菌和立枯丝核菌,其分离频率随病原菌种类和植株发育进程而异,粉红单端孢霉和立枯丝核菌在不同生长期发病部位均可分离获得,分离频率分别为41.18%~55.56%和3.03%~44.44%,尖孢镰刀菌仅在生长后期获得,分离频率为9.09%。刺伤大黄幼根接种致病菌后,根腐病发病率均较无刺伤接种显著提高。尖孢镰刀菌潜育期最短,病斑面积最大,致病力最强,而粉红单端孢霉和立枯丝核菌潜育期长,病斑面积小,致病力相对较弱。以上说明伤口有助于掌叶大黄根腐病病原菌的侵染,建议掌叶大黄定植和栽培管理过程中要尽量保证植株的完整性,严防伤口产生。另外,利用根部离体接种法进行根腐病致病性测定操作简单,回接时间短,再分离率高,结果可靠,可在植物根部病害研究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李惠梅  张安录 《草地学报》2015,23(4):679-688
三江源草地生态环境退化严重,牧户对生态环境退化的感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地的生态安全,更是产生保护行为响应的前提。通过对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牧户进行参与式结构问卷调查研究,将草地生态环境的退化感知细化为覆盖度下降、植株矮化、生物多样性下降、鼠害猖獗、黑土滩/荒漠化加剧、群落演替、草地生产能力下降、毒草和杂草增多等8个指标,借助定量分析建立了牧户草地生态环境退化综合感知指数,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探讨了影响牧户环境退化感知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牧户对三江源区草地生态环境退化有一定程度的感知,但仅仅对较明显的退化结果有略高的认知。牧户拥有的生计多样化能力直接影响了他们对草地生态环境退化的感知,故从根本上解决三江源区牧民的严重依赖草地生态环境而生存的单一化的生计问题,通过优化和丰富牧民的生计方式来影响和调控当地草地生态环境退化趋势,认识环保知识在宗教信仰、日常环境教育宣传中的重要性,有效地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在改善牧户生计问题的基础上制定牧户认同和支持的自然资源管理规划和政策,才有可能激励牧户主动地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并最终实现牧户生活幸福-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当中,林业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积极的提高林业生产建设的质量,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然而我国的土地辽阔,不同地区的地质状况以及气候条件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这就导致我国的林业生产建设会有极大的不同,在进行林业生产建设之前,必须积极的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科学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以此来确保林业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