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农学   9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1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棉花的理想株型是棉花高产栽培所追求的目标 ,垦区棉花高产栽培经验得出 ,目前垦区所种植的品种 ,在 1 50 0 0 0株 .hm- 2 密度条件下 ,最终株高控制在 60~ 70cm为适宜的株高控制指标 ,在此前提下 ,研究矮密早体系棉株各节位段长度对单株结铃构成作用的大小 ,寻求各节位段长度的合理分布 ,为理想株型指标的确定 ,以及系列化调措施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是棉花高产栽培应研究的内容 ,也是本研究希望达到的目的。1 材料和方法1 999年在农一师八团棉田 (1 770 0 0株 .hm- 2 )选择有代表地段共五个点 ,每个点十株 ,共 50株 (品种为 89- 7…  相似文献   
2.
针对新疆光照充足。热量欠丰富的气候特点和地力低下的自然条件,新疆在总结垦区棉花高产典型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新疆生态条件下的"矮密匀早"植棉技术路线和栽培体系。通过试验示范、推广.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在保证合理收获株数前提条件下,如何确定株行距的合理配置,是目前棉花生产中所关注的问题。从研究机采棉"苗带配置"和常规"宽膜配置'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中得到新的启示,为"矮、密、匀、早、膜"栽培体系中株行距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材料的种植1998年八团机采棉田面积67.07公顷,其中33.33公顷为带状播种方式[用…  相似文献   
3.
棉花播种后,在低温高湿条件下会造成烂种,就低温条件下因水分作用的影响而导致烂种的机理研究甚少,本文就低温条件下,膜内水分条件的变化对棉子发芽产生不利的原因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4.
棉花丰产株型,株高,茎粗与单株成铃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棉花株高、茎粗与单株成铃性进行了调查研究,所调查群体17.05万株.hm-2;株高平均81.9厘米,茎粗平均0.86厘米.主茎节间长度均匀,单株成铃10.5个。性状分析结果表明,单株成铃与珠高、茎粗相关极显著。由此推断:在保证茎杆粗壮和节间长度均匀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棉株高度,对进一步提高产量有利。  相似文献   
5.
矮密早体系高产棉花器官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新疆垦区高产棉田群体结构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建立棉株根、茎、叶干物重及株高、茎粗增长动态模型,找出垦区高产棉田棉花器官发育规律,为垦区棉花生产合理调节群体的生长发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7.
缩节胺对棉花主茎节间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n(10~11)叶化控,起作用的为n-2-n+2或>n +2节间(取决于缩节胺用量的多少),缩节胺对未定型节间发挥抑制作用的最大时期,在未定型节间的生长加快期,n-2 节间长度可做为棉株生长动态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8.
9.
通过棉花花铃期用不同DPC(缩节胺)剂量化控对株型和空间成铃分布的影响效应进行分析,表明,花铃期重控极端地抑制棉株营养体生长,使果枝数减少9.65-28.95%,总果节数减少12.04-28.42%,由于冠层密集,叶片变小,内围铃脱落严重,较CK多34.9-38.0%,且熟期延迟,产量降低,较适控减少10.8─12.0%。  相似文献   
10.
朵采棉田带状种植方式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作者介绍了既适于采棉机采收,又符合新疆棉区生态条件下的“密、矮、早、膜、匀”技术路线的棉花新型种植方式——带状种植方式的演变历史、技术规格、生育特点、产量结构、群体结构及群体内生态因素的空间分布,同时提出了带状种植方式的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