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8篇
园艺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9 毫秒
1.
宁南山区旱地玉米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宁南山区长期干旱是造成玉米产量低而不稳的主要原因。采用秋季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沟播及其相配套旱作节水保墒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土壤有效积温增加360~380℃,土壤含水量增加8~10个百分点,水分生产率提高6.45 kg/mm·hm2,平均单产达到10.5 t/hm2,最高单产突破12.0 t/hm2,单位面积增幅超过26%以上,土地利用率提高43%,种植密度由6万株/hm2提高到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2.
近10多年来,由于天水大樱桃市场价格高,销售快,因此樱桃树发展迅速,截止目前全市栽培总面积已达1400公顷。大樱桃萌芽率较高,成枝率低,且枝条多分布在距剪口较近的位置,因此,生产上普遍存在枝量小、树体结构不紧凑、花芽形成少、早期产量较低的问题。为了促进大樱桃早成花,早结果,我们分别于2004—2005年开展了摘心对促进大樱桃幼树生长及成花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控释肥作为一种新型高效肥料,具有增效、节肥、省工的特点,深受农户欢迎.在宁夏南部山区旱作马铃薯生产上逐步代替普通肥料,但其施用量、施用方法以及肥料利用率等各种指标还需进一步试验、研究、总结.通过田间试验,掌握马铃薯不同种植模式下控释尿素的供给时间及用量,建立控释肥在施用量,基、追比例,施用时间等方面的施肥指标体系,进而逐步改善该地区旱作马铃薯施肥现状.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鉴定参试品种的适应性、丰产性、商品性、抗逆性及产量潜力.为原州区新品种审定、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苯酚废水来源广、数量多、危害大,处理难度较高,在我国水污染控制中,已被列为治理有毒有害废水的重点项目之一。近年来,苯酚废水的处理已经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基于此,综述了苯酚废水的危害及常用治理方法,对生物法里面的好氧生物处理法和厌氧生物处理法进行了详细探讨,以期为含酚废水的处理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解析外源茉莉酸(JA)对JA合成/响应、水杨酸(SA)合成/受体及防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揭示JA调控稻瘟病菌侵染引起褐点型坏死斑的水稻抗病作用机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接种稻瘟病菌菌株Y92-66b后形成褐点型坏死斑的地方中抗水稻月亮谷为研究材料,分别利用400μmol/L JA和200μmol/L JA抑制剂(IBU)外源处理接种稻瘟病菌后引起褐点型坏死斑(72 h)的水稻月亮谷,调查水稻稻瘟病症状,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JA合成/响应、SA合成/受体、防御和蔗糖/果糖合成酶基因的表达.[结果]外源JA有效减轻了水稻稻瘟病症状.同时,JA诱导水稻JA合成基因OsLOX1、OsOPR1、OsOPR7、OsJIMT、OsHPL3和OsAOS2在72 h时上调表达,至96和120 h时,只有OsAOS2、OsOPR7和OsLOX1上调表达,其余3个基因下调表达;外源JA未诱导OsLOX3表达;JA诱导水稻JA响应基因OsCOI1a、OsMYC2、OsJAZ1、OsJAZ9和OsbHLH35在72 h时上调表达,至120 h时,只有OsCOI1a和OsJAZ1上调表达,其余3个基因均下调表达;外源JA未诱导OsCOI1b和JiOsPR10表达.JA诱导SA受体基因OsNPR4在72 h时显著上调表达(P<0.05,下同),96 h时下调表达,至120 h时又上调表达但不显著(P>0.05).JA诱导SA合成相关基因OsPAD4在72 h时显著上调表达,OsEDS1在120 h时显著上调表达.外源JA诱导防御基因OsPR5在72 h时开始上调表达,至96 h时显著上调表达;外源JA未诱导OsPR4a表达.外源JA诱导参与细胞壁合成的蔗糖合成酶基因OsRSUS1和果糖合成酶基因OsFRK-2表达,IBU则加重了水稻稻瘟病症状,同时抑制大部分JA合成/响应、蔗糖/果糖合成酶和防御基因的表达.[结论]外源JA主要通过诱导稻瘟菌引起的褐点型坏死斑的水稻JA合成/响应基因、参与细胞壁合成的蔗糖/果糖合成酶及防御基因表达参与水稻防御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特定时期稻瘟病菌与水稻互作对外源茉莉酸(JA)的响应,为揭示稻瘟病菌与水稻互作时水稻防御体系对外源JA响应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稻瘟病菌株95234I-1b和普通感病水稻品种丽江新团黑谷(LTH)为试验材料,通过外源JA以两种不同的方式(处理1,分别用100和400μmol/L JA处理水稻叶片,6 h后接种95234I-1b菌株;处理2,水稻叶片接种95234I-1b菌株72 h后,分别用100和400μmol/L JA处理水稻叶片)处理与稻瘟病菌互作过程中特定时期的水稻,调查水稻稻瘟病发病症状,并用即时聚合酶链锁反应(qRT-PCR)检测水稻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外源JA的两种不同处理方式均能减轻受侵染水稻稻瘟病发病症状,并诱导水稻防御相关基因不同程度的上调表达.用100和400μmol/L JA喷雾水稻6 h后再接种稻瘟病菌株的诱抗效果分别为15.06%和25.63%;稻瘟病菌株孢子接种水稻72 h再喷雾100和400μmol/L JA的诱抗效果分别为36.60%和47.12%.与对照相比,JA抑制了水稻水杨酸(SA)途径相关基因的大幅上调表达.在一定JA浓度范围内,高浓度JA对SA途径相关基因表达抑制程度高于低浓度JA的抑制程度;高浓度JA诱导JA途径相关基因上调表达幅度高于低浓度JA的诱导程度;高浓度JA诱导PR1a上调表达幅度小于低浓度JA诱导的上调幅度,高浓度JA诱导PR10a上调表达幅度大于低浓度JA诱导的上调幅度.[结论]JA以两种不同的方式处理与稻瘟病菌互作过程中特定时期的水稻,均能诱导水稻病程相关基因和JA途径相关基因上调表达,抑制SA途径相关基因的大幅上调表达,表明水稻防御体系中的病程相关基因及JA途径的相关基因主要参与了水稻防御体系对外源JA的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外源茉莉酸喷雾处理水稻后对水稻防御系统的影响,为深入开展茉莉酸在稻瘟病菌与水稻互作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茉莉酸以两种方式处理水稻:将100和400μmol/L茉莉酸分别预先喷雾于水稻叶片上,6 h后再接种稻瘟病菌株孢子;用100和400μmol/L茉莉酸制备稻瘟病菌株孢子悬浮液直接喷雾接种水稻,调查水稻稻瘟病发病症状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水稻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分别用100和400μmol/L茉莉酸预先喷雾水稻6 h后再接种稻瘟病菌株孢子的诱抗效果分别为16.02%和25.51%;而以100和400μmol/L茉莉酸制备稻瘟病菌株孢子悬浮液直接喷雾水稻的诱抗效果分别为21.82%和34.09%.qRT-PCR检测发现受侵染水稻防御相关基因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或下调表达.与接种前(0h)相比,在茉莉酸预先喷雾水稻后再接种稻瘟病菌孢子的水稻和茉莉酸制备孢子悬浮液直接接种的水稻中病程相关基因PR1a在稻瘟病菌侵染水稻早期表达量有所上调、侵染后期表达量下调,病程相关基因PR10a的表达量上调;水杨酸途径相关基因EDS1和PAL在稻瘟病菌侵染水稻的整个进程中一直处于较低的表达水平;茉莉酸途径相关基因AOS2的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结论]水稻病程相关基因及茉莉酸途径相关基因参与了水稻防御体系对外源茉莉酸的响应.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近年来石油泄漏对整个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石油污染物进入土壤中不仅会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特性,还会影响农作物等植被的生长,最终影响人类的健康。目前主要的修复技术有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技术,物理修复对土壤的危害小,但操作过程复杂,修复成本较高;用化学修复技术修复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二次污染;微生物修复技术有操作简单且高效无污染的特点,但微生物的生长条件限制了微生物修复技术的使用。就石油污染物对土壤的危害和目前主要的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特点进行了总结,为修复石油污染土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