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1.
以四季小白菜为试材,研究了Cu^2+胁迫下一氧化氮对小白菜生长状况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Cu^2+胁迫使小白菜生长受到抑制,Fv/Fm和ФPSⅡ降低;Cu^2+浓度为100—1000μmol/L时,300μmol/L硝普钠能缓解Cu^2+胁迫对小白菜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2.
北京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鸟类物种多样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制定有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于2003~2005年采用样带法对北京喇叭沟门市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14目32科110种,占北京市鸟类物种数的29%。受保护种类达60%,其中有国家Ⅰ级保护鸟类2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18种,北京市保护鸟类40种。鸟类区系以古北界种类为主,同时也具有较高比例的广布种。通过与文献对比,猛禽的种类和数量比较多,并发现该地区部分鸟类的居留型出现了变化。  相似文献   
3.
由于气温的变化,原来属于夏季繁殖鸟的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Ciconia nigra),在北京市出现了越冬群体.为了解黑鹳的越冬生态特点,从2004年1月到2009年3月,在北京十渡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对其种群数量、生境选择、取食规律和集群行为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显示,黑鹳选择该保护区的拒马河作为其越冬地,种群数量从2004-2005年冬季的28只下降到2007-2008年的17只,但随后恢复到了23只.越冬群体于11月中旬形成,次年3月中旬分散,但群体形成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黑鹳对取食生境具有依赖性,主要食物为鱼类(>92.4%).成年和亚成年黑鹳的食物构成没有差异(Mann-Whitney Utest,U=1.00,p=0.44).在越冬初期,取食活动主要发生在早晨和中午,越冬中期则集中于下午,而在越冬后期,分为清晨和傍晚两个取食阶段.按照每日取食6 h计算,成年黑鹳的每日进食量约538 g,亚成年个体约449 g,与人工饲养条件下黑鹳的饲喂量相近.在越冬后期,观察到取食过程中群体内部存在争斗行为.对越冬黑鹳的干扰主要来自旅游活动对取食生境的改变、人为筑坝提高水位、在滩涂开辟新的旅游场地减少了适于黑鹳取食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以一代杂种碧珠为供体诱导西葫芦离体雌核发育,研究了离体雌核发育初期胚珠中过氧化物酶(POD)及其同工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西葫芦离体雌核发育初期即未受精胚珠接种后13 d内,胚珠中POD及其同工酶活性变化明显,其中总的过氧化物酶(POD)、NADH过氧化物酶(NADHPOD)、生长素过氧化物酶(IAA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呈上升趋势;细胞色素过氧化物酶(COX)、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P)的活性呈先下降后略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