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农学   8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连续2a处理的基础上,于1999年秋集中观察了草群、羊草和贝加尔针茅生长状况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2次重复处理之后,累加效应显著。草群和主要种的高度、盖度随处理时间的推移和留茬高度的降低而呈直线或波动性下降;单位面积羊草植株数和单位株丛贝加尔针茅植株数也以相同的方式减少。下降和减少的程度比第la处理后加大。与CK相比,所有时间和留茬处理的生长指标都明显降低,揭示了不同利用方式对草地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2.
对加拿大披碱草、老芒麦、杂种F1、C_0Ⅰ、C_1Ⅰ、C_0Ⅱ和C_1Ⅱ7种材料进行了同工酶和RAPD的分析,旨在通过分子标记方法探讨供试材料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生育期,EST同工酶酶谱具有较高的多态性,酶谱差异较大,在分蘖期杂种的EST酶谱偏向母本加拿大披碱草,根据该生育时期的酶谱特征可以鉴定杂种后代的的真实性,其他生育时期,EST酶带偏向父本老芒麦,而且没有明显的差异.SOD酶谱的差异只是体现在表达量的多少上,并没有出现特异性的条带.RAPD分析表明,加拿大披碱草与老芒麦的遗传一致度为0.72,遗传距离为0.328 5,在7种材料中亲缘关系最远;杂种后代与母本加拿大披碱草的遗传距离较近,而与父本老芒麦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因此用RAPD分析材料的遗传关系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3.
两种雀麦种子萌发期耐热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设置了八个变温梯度 ,三种播前预措方式及一个对照 ,分别对两种雀麦 (沙地雀麦Bromus ircutensis和无芒雀麦 Bromusinermis)种子进行萌发测试。测定了不同处理下的发芽率、发芽指数、休眠率和死亡率 ,并依此比较了这两种牧草种子在萌发期的耐热性能。结果表明 ,从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看 ,二者并无明显的差异 ( P<0 .0 5) ,在较低的温度下二者都有较高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 ,当温度超过 45℃时二者都不萌发。从休眠和死亡状况可知 ,沙地雀麦种子比无芒雀麦种子有较强的耐高温性。三种预措方式中 ,三次回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种公牛腐蹄病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各繁改站均有种公牛腐蹄病的发生 ,腐蹄病往往是反复发作或久治不愈 ,给采精工作带来一定影响。尽管各站采取了一些防治措施 ,但还是没能得到有效控制。结合近几年在这方面的工作 ,现总结如下 ,供同行参考。1 发病原因1.1 卫生管理不良。大多数牛舍粪便不能及时排除 ,趾间、蹄底长期受粪尿的侵蚀 ,使趾间皮肤变软 ,皮肤免疫力下降 ,粪中坏死杆菌活动加强 ,导致趾间皮肤溃烂。1.2 运动不足。种公牛每天的活动基本上是两点一线 ,即牛舍和运动场之间。尽管很多繁改站采取多种措施 ,加强牛的运动 ,但由于种公牛体形高大 ,…  相似文献   
5.
通过EST同工酶和RAPD标记,对加拿大披碱草与老芒麦加倍一代的70个单株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用EST标记的单株之间的相似系数在0.4和1.0之间;RAPD标记,单株之间的相似系数在0.2860和0.9918之间;加倍一代群体分为三类:分别为偏向母本加拿大披碱草的、偏向父本老芒麦的和变异较大的类群;对加倍一代群体的70个单株进行抽样研究时,应从这三个类群中按比例抽取样本,以便科学全面地对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对加拿大披碱草和老芒麦及其杂种F1、F2的酯酶同工酶(EST)做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亲本加拿大披碱草和老芒麦的同工酶可明显区分为A、B两个区,共有4条相同位点的酶带,为亲本的基带。从酶蛋白分子水平验证出亲缘关系相对较近;杂种F1主要表现为互补双亲的酶带类型,同时还丢失了部分双亲的酶带,证明F1是真正的杂种,杂种F1的同工酶谱有偏向母本遗传的倾向;亲本与杂种F1的酶谱表型均有一定的差异;杂种F2代的同工酶谱条带主要表现为它的大多数条带与亲本F1的相同,其他部分条带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但差异较小,同时还丢失了部分亲本F1的酶带,结合表型性状,证明F2是F1自交产生的后代。F2代的EST同工酶谱既继承了亲本部分的性状,又表现出了一定的变异性。同工酶具有多态性,可作为遗传标记用于杂种鉴定和目标性状植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在内蒙古锡林郭勒高原东部的贝加尔针茅草原上,选择丘间宽阔平地设置研究样地,在围栏封闭条件下,以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固定双样方随机区组的方法,于1998年5月~1999年9月,对植物进行了不同强度和不同时期的刈割研究,观察植物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因不同处理而发生的变化,从而判断对整个群落植物生长与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群落主要种到整个草群,其处理当年及返青后的高度、盖度、植株数量等指标基本上随刈割强度加大和刈割时间推后而降低,繁殖活动状态也是依相同的顺序而变差,1年1次处理的效果即很明显且有残效.为合理安排草地的利用计划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加拿大披碱草为材料,通过染色体原位杂交的方法,确定加拿大披碱草的45S rDNA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旨在为加拿大披碱草育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45S rDNA在加拿大披碱草的染色体上检测出4个位点(绿色),它们分别位于第2对染色体短臂末端和第5对染色体短臂次缢痕上,即核仁组织区(NOR),且杂交信号强弱较一致.  相似文献   
9.
加拿大披碱草与老芒麦种间杂种F_1的染色体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加拿大披碱草与老芒麦种间杂种F1的形态学和细胞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1生长势明显超过双亲,穗型呈双亲中间型;杂种F1的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2m+6sm;F1为真杂种;F1花粉母细胞后期I有落后染色体出现,落后染色体细胞频率达87.37%,减数分裂中期染色体配对紊乱,形成较多的棒状二价体。  相似文献   
10.
通过模拟牧草播期(4~7月份)田间土壤的自然变温和水分状况,对5种禾本科牧草萌发期的耐旱性进行了测定。测定内容包括发芽率、休眠率、死亡率和发芽指数。结果表明:(1)这5种牧草都适于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播种(5/250℃,5/300℃),即在春季和早夏播种最佳;(2)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对种子进行适当的播前抗旱锻炼(预措),有利于提高牧草在萌发期的耐旱和抗旱性能。5种牧草在萌发期耐旱性的强弱为:沙地雀麦、无芒雀麦〉披碱草〉冰草〉老芒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