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1篇
综合类   4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蟹苗汛期预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导了对长江口中华绒螯蟹 (河蟹 ,Eriocheirsinensis)蟹苗汛期预报的研究结果。蟹苗汛期决定于河蟹胚胎及溞状幼体发育的生物学因素、水温条件和潮汐?そ诘暮有芳性?2月底 3月初交配抱卵 ,5月初孵出溞状幼体。 1970~ 1981年的资料表明 ,从 3月 1日河蟹开始交配抱卵至大眼幼体 (蟹苗 )回归淡水 ,约需 12 77度日。按这一标准估算 ,在± 2d的变差下 ,12年中有 11年的发汛起始日在估算范围内 ,而若允许将变差时间提高到± 3d ,则 12年中的发汛起始日全部在预测范围内。长江口的大眼幼体要入江 ,必须借助潮汐的动力。而在潮汐半月周期的潮位曲线上 ,只有从起汛期至大汛期 (农历廿七到初三 ;十二到十八 ) ,潮位逐日上升 ,蟹苗才有可能从河口浅海进入江段。综合考虑度日和潮汐两个因素 ,即可预报蟹苗发汛的起始日  相似文献   
2.
乳房炎系乳牛、奶山羊的常发和多发病,尤其对高产乳牛、奶羊发病较多。发病季节多在产乳旺季。用药物治疗不但代价较高,而且治疗时间较长。同时经过长时间的治疗后对产乳量的恢复,往往很不理想。这对以产乳为目的的乳牛和奶山羊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多发病之一,而且具有流行特点,不易控制和消除。据有关单位统计,我国目前产奶奶牛约50万头左右,隐性乳房炎乳区发病率约达34%,每年仅在乳产量方面即减少三亿多公斤,折合人民币1.5亿元或更多。乳房炎除了严重减低奶汁的产量外,尚可影响奶汁的质量,即乳蛋白、脂肪和乳糖减少;乳房炎奶汁往往存有大量细菌;隐性乳房炎易转变为临床型乳房炎,其医药费用和奶牛更新费用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4.
<正> 当前奶牛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即饲草饲料价格的普遍上涨,牛奶成本提高,如何挖掘廉价粗饲料的来源和新的利用途径,提高养牛经济效益,已经成为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棉花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产量居世界之首,作为副产品的棉籽壳相当丰富,其年产量在4.15亿公斤左右,如果能够主要用于养牛,将是解决奶牛业粗饲料来源和降低牛奶成本的重要途径。然而,讫今尚未见到有关棉子壳饲养奶牛效果的报导,为此,我们于1986年3月至5月在郑州市省种畜场进行了棉籽壳饲喂泌乳母牛试验。现将试验情况和观察结果简述于下:  相似文献   
5.
引言“眼底—窥测疾病的窗口”已为广大医学界所公认。眼底观察不仅是眼科临床的常规检查,而且也是各科疾病的诊断和观察中一项重要的依据。视神经是全身唯一不经外科手术而借检眼镜就能在活体上看到的神经组织,它与大脑直接相连。眼与脑部血液循环紧密联系,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常常可从限底血管观察到,视网膜血管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反映全身毛细血管的循环状况,故通过观察眼  相似文献   
6.
稳态转化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系统的变化,也常常用于描述水生和陆生生态系统状态发生本质、渐进和持续的转变过程。对淡水湖泊生态系统而言,研究其变化过程及驱动因子将有助于理解当前水环境问题的本质特征,为水环境整治与生态修复提供理论支撑。为了确定典型高原湖泊洱海所处的稳态阶段及其转换取向,在野外调查研究及文献资料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尝试用模糊评价法分析洱海所处的稳态转换阶段。评价结果表明,洱海1985-2001年处于清水稳态,2002年系统发生跃迁,2003年退化到藻草共存、草藻共存的过渡态。从2009-2010年  相似文献   
7.
基于模糊评价法的洱海稳态阶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稳态转化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系统的变化,也常常用于描述水生和陆生生态系统状态发生本质、渐进和持续的转变过程。对淡水湖泊生态系统而言,研究其变化过程及驱动因子将有助于理解当前水环境问题的本质特征,为水环境整治与生态修复提供理论支撑。为了确定典型高原湖泊洱海所处的稳态阶段及其转换取向,在野外调查研究及文献资料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尝试用模糊评价法分析洱海所处的稳态转换阶段。评价结果表明,洱海1985-2001年处于清水稳态,2002年系统发生跃迁,2003年退化到藻草共存、草藻共存的过渡态。从2009-2010年洱海各阶段的隶属度来看,系统仍有可能转化为藻型浊水稳态,警示对洱海的保护和治理工作不可松懈。在缺乏水生物数据的条件下,模糊评价法可用于稳态转换评价。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特定电磁波谱治疗机(简称TDP)治疗乳牛不孕症的效果,我们从1983年6月至1984年3至5月先后两批对11头不  相似文献   
9.
土壤生物结皮对于改善荒漠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土壤的增肥改良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库布齐沙漠固定沙丘(迎风坡、坡顶、背风坡和丘间地)披碱草和沙蒿群落下长期发育(8年生)的人工藻结皮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生境下人工结皮对表层土壤氮、磷元素含量以及相关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立地条件下,沙丘顶部结皮叶绿素a和土壤可溶磷含量最高,分别为4.24 mg/g和2.926 mg/kg.丘间地结皮层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总磷含量及脲酶活性为最高,迎风坡结皮生物量和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含量以及土壤酶活性明显高于背风坡结皮层土壤.在相同立地条件下,披碱草下结皮生物量、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和脲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沙蒿下的结皮土壤.本研究表明生境的差异性导致人工结皮发育程度不同,进而对表土氮、磷含量及其代谢酶产生不同影响,人工生物结皮的发育程度与表土氮磷素含量及其代谢酶活性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不同植被群落对生物结皮发育具有不同的作用,披碱草对人工生物结皮影响的正效应高于沙蒿.  相似文献   
10.
刚毛藻的存在给生态修复和湖泊管理带来许多问题。沿滇池湖岸线每隔约5km设置1个采样点,共设置25个样点,每季度进行1次采样,调查了滇池沿岸带刚毛藻种群结构和分布特征。在种类组成上,在滇池共鉴定到4种刚毛藻,分别是寡枝刚毛藻(Cladophora oligoclona)、脆弱刚毛藻(Cladophora fracta)、疏枝刚毛藻(Cladopho-ra insignis)和绉刚毛藻(Cladophora crispata)。在空间分布上,滇池西岸常年以寡枝刚毛藻(C.oligoclona)为优势种;东岸在秋、冬季节以脆弱刚毛藻(C.fracta)和绉刚毛藻(C.crispata)为优势种;但过渡到春、夏季,优势种演替为寡枝刚毛藻(C.oligoclona)。研究结果为下一步研究刚毛藻在生态系统恢复中如何影响沉水植被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