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提取已鉴定的A型魏氏梭菌Clostridium welchii贵州分离株的染色体DNA,经酶切回收分子长2~4kb的DNA片段混合物,将其插入质粒载体pUCl9中,并转化至E.coli JMl09,通过Amp抗药性和显色反应的选择,再提取阳性重组细菌质粒进行探针检测、酶切分析和PCR鉴定,筛选出含魏氏梭菌α-毒素基因的重组大肠杆菌;经溶血与溶血抑制试验及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证实,重组E.coli的表达产物符合α-毒素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2.
以A型魏氏梭菌贵州分离株为材料,提取染色体DNA,经PCR扩增和酚:氯仿抽提回收得到242bp的α-毒素基因部分片段,用地高辛标记制备了α-毒素基因探针。该探针不与埃希氏大肠杆菌、都柏林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猪丹毒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及多杀性巴氏杆菌等细菌的DNA样品发生反应,只与魏氏梭菌DNA样品呈阳性反应,能检出300pg的DNA样品;应用探针对40株魏氏梭菌进行了Dot-Blotting检测,结果与生化试验鉴定的符合率达到90%,表明该探针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可应用于临床上魏氏梭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提取产气荚膜梭菌染色体DNA的新方法--氯化苄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又名魏氏梭菌Clostridium welchii)是广泛分布于土壤、大气、天然水域和正常动物肠道的一类温和厌氧菌.  相似文献   
4.
商品肉鸡群爆发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养殖场商品肉鸡群爆发一起急性传染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细菌分离和血清学试验诊断为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ase,MD)。同时对马立克氏病与禽淋巴细胞性白血病(lymphoid leukosis,LL)进行也鉴别诊断,并分析了该场马立克氏病免疫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疯牛病是一种由朊病毒感染引起的、非炎性致死性的脑退化性疾病,并可传染给人。本文从流行病学、病原学、病理学等方面论述了疯牛病的研究进展情况。详细讨论了朊病毒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和增殖模式。  相似文献   
6.
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条件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暴雨、暴雪、干旱等气象灾害的发生都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为了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极端恶劣天气,必须要做好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建立科学有效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为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该注重借助各类先进技术支持,做好统筹组织和应急预案的编制,还要做好制度建设的长效管理。本文主要探究了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贵州黑山羊猝死症的病原学研究--魏氏梭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魏氏梭菌是一类温和厌氧菌,据对1991年以来各地的调查资料和本实验室细菌学检查的研究,结果表明,魏氏梭菌与家畜猝死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病原学关系。通过对魏氏梭菌的分类地位、分离培养基、厌氧培养方法、形态、染色、特殊结构、生理和生化反应进行总结与讨论,提出了魏氏梭菌的细菌学鉴定程序。从发生猝死症的黑山羊病例中分离出14株细菌,经鉴定11株为魏氏梭菌,占分离菌析的78.6%;2株为革兰氏阳性的厌氧性梭菌和1株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8.
几种培养基对A型产气荚膜杆菌产毒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四种培养基,对同一A型产气荚膜杆菌分离株G3的生长曲线和培养液pH值变化进行了测定,并比较了四种培养基的产毒效果。结果表明:A型产气荚膜杆菌在四种培养基上的生长内线基本一致,但pH值变化有差异,其中以疱肉培养液的pH值变化幅度最小,且其毒素产量最多,活性最高。由此可见,疱肉培养基可作为A型产气荚膜杆菌的产毒培养基。  相似文献   
9.
对黑山羊肠内容物中魏氏梭菌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分离纯化,培养特性和生化反应的观察,毒素溶血活性和最小致死量的测定及中和试验对正常和猝死黑山羊肠内容物中的魏氏梭菌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猝死黑山羊肠内容物魏氏梭菌的分离率为100%,而正常黑山羊肠内容物的分离率只有40%(16/40),肠内容物中魏氏梭菌主要是A型;魏氏梭菌不同分离株在培养特性,生化反应,毒素溶血活性和小白鼠最小致死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