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着重从生产者的角度出发,综述了我国农药使用及蔬菜农药残留状况,总结了农药残留的规律;探讨了生产者在农药残留中的重要作用和现象发生的原因;从人的根本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选取表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建立了社会经济系统指标,在对武汉市1990~2012年生态足迹计算结果基础上,应用偏最小二乘法构建了武汉市生态足迹回归模型,并分阶段对其生态足迹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0~2010年间武汉市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主要驱动力为城市化率、人口规模及经济水平的提高;2010年武汉市生态足迹达到高峰值,为2 335.537 hm2,人均生态足迹为2.8 hm2/人,随后生态足迹与GDP及人均可支配收入于2011年开始呈现负相关性,生态足迹与GDP开始呈现倒“U”型转折点,人均生态足迹于2012年下降为2.43 hm2/人;“十二五”期间,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例及第三产业所占比例的增加,能源消耗总量及万元工业能耗的下降,对减缓人口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郭天明  李湘梅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6):3793-3797
依据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的碳排放量估算方法,对武汉市1995-2010年工业能源消耗产生的CO2排放量进行了估算,并利用Kaya恒等式进行了Laspeyres结果分解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市工业能源消耗产生的CO2排放量整体呈上升趋势,能源强度和经济发展(人均GDP)是影响排放量的主要因素,而人口总数和能源结构碳强度相对来说影响较小。适当调整能源结构,合理关闭单位产品能耗高的小型企业,以及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这些措施对于武汉市节能减排,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