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施肥与土壤管理对枇杷幼树生长与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施肥与土壤管理试验,研究了枇杷幼树的生长与结果特性.结果表明,陕南秦巴山区采用水平带+大穴整地,在砂壤土营建枇杷园,栽植成活率达83.3,单株抽枝数12.6个,幼树生长健壮;幼园内套种豆类,秋施基肥,春、夏每株追施0.5 kg复合肥+10 kg农家肥,挂果株率42.9,单株产量1.7 k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5,总糖8.6,总酸0.6,可有效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2.
以秦巴林区森林的垂直分布带为依据,应用聚类分析法对秦巴林区不同地区啮齿动物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山桦木林带、亚高山针叶林带和高山灌丛草甸带聚为一类,说明在以上三个地理单元,啮齿动物种类和数量相似;而浅山农作区、低-中山栎林带聚为一类,说明它们的啮齿动物分布相似。将不同垂直带的平均海拔高度与其啮齿动物种数进行相关分析,表明海拔高度和啮齿动物种数之间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枇杷果实生长过程中营养成分变化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枇杷是原产于我国的一种常绿珍稀水果,主要分布在四川、陕西、广东和云南等省(区)。陕南秦巴山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宜枇杷生长。目前已有一部分群众将种植枇杷作为脱贫致富的首选项目,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笔者调查发现,生产中普遍存在早采、抢采现象,严重影响了枇杷的品质和果农收入。本文对枇杷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营养成分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指导果农合理、适时采收,提高果实品质和发挥最大经济效益。1材料与方法试验设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安康试验站,该站位于安康市汉滨区,属北亚热带气候。土壤类型主要为黄褐土、黄棕壤和水…  相似文献   
4.
枇杷适播期与嫁接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陕西安康为试验基点,对枇杷(Eriobotryajaponica)育苗中的播种、嫁接时期以及嫁接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枇杷种子成熟后,应随采随播,6月15日播种的出苗率为84.6,7月5日播种的出苗率61.7;春季在4月份采用切接成活率最高,为91.2,并提出了10月份采用芽接埋土、低棚覆盖的枇杷嫁接新技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