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临床症状 患羊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反刍减少,初期腹部叩诊有轻度臌气,粪便粘稠,有腥臭味,数小时后出现拉稀,有的粪便清稀如水,有的粪便带血,随后拉稀次数频繁,呈喷射状,最后大小便失禁,尾巴和后肢沾污大量粪便。其症状主要为:  相似文献   
2.
砖红壤铬(Cr)的背景值和锰氧化物的含量均较高,当土壤中Cr溶出或者受到Cr(III)污染,可能被氧化生成毒性较高的Cr(VI),从而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威胁。为考察砖红壤中Cr的环境风险,以云南、海南和广东采集的部分砖红壤为对象,研究土壤中Cr的溶出和外源Cr(III)的氧化。连二亚硫酸钠-柠檬酸钠-重碳酸钠法提取和电子探针扫描分析的结果表明,砖红壤中的Cr主要与铁氧化物和硅酸盐矿物结合,呈非活性状态。盐酸和柠檬酸的酸化和络合作用促进了Cr的溶出,但即使1 mol?L-1的盐酸也仅使海南3和广东9砖红壤中3.68%和3.54%的Cr溶出。向砖红壤中添加Cr(III)并培养42 d,发现少量添加的Cr(III)氧化为Cr(VI),但不同土壤中Cr(VI)的生成量与亚锰的净产生量不一致,说明土壤中Cr(III)氧化生成的Cr(VI)可能会被土壤有机质重新还原为Cr(III)。去除土壤有机质后,一次平衡实验中观察到外源添加的Cr(III)氧化为Cr(VI),氧化量与土壤易还原锰的含量一致。随着溶液pH的增加,Cr(III)的氧化量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在pH4.5时Cr(III)氧化量达最大值,但Cr(III)的氧化转化量在Cr(III)添加量中的占比很小,外源Cr(III)在土壤中氧化转化的风险也很低。虽然砖红壤的背景Cr和易还原锰的含量较高,但自然条件下Cr的溶解和Cr(III)的氧化反应很难发生,Cr(III)不易转化为Cr(VI),因此不需要过度担忧砖红壤中Cr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研究复合声频刺激对大肠杆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自行研制的声频发生装置,以大肠杆菌为研究对象,进行声波刺激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在固定声频的情况下,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大肠杆菌的繁殖速率、代谢活性显著增强,并最终呈现出一种"饱和"现象;但随着刺激强度的进一步增加,大肠杆菌的生长却表现为明显的抑制效应。在声频、刺激强度一定的情况下,大肠杆菌在不同培养底物上的生长特性也表现出明显差异,其中在LB液体培养基中被明显促进,而在BPY液体培养基中则表现为抑制效应。[结论]声波刺激对大肠杆菌的生长及代谢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经销商直接面对着客户,是供应链对市场做出及时反应的信息通道,对供应链的整体绩效有很大影响;而目前关于供应链中经销商选择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却很少。本文将从简单实用的角度,构建出了选择经销商主要应考察的关键性指标,然后应用基于熵权的TOPSIS法结合改进的AHP法选择区域经销商,以确保供应链的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5.
甘南牦牛是青藏高原上长期驯养的特有畜种之一。它对青藏高原寒冷的气候、严酷的自然环境适应力很强,极耐粗放的饲养管理。其它牛种在这里难以生存,而牦牛能正常的生活、繁殖。在甘南的主要牧区以及半农半牧区都养有这一家畜。在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条件下,它是提供乳、肉、皮、毛的兼用种,也是骑乘和驮运的主要动力。广大藏族牧民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牦牛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在甘南牧区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2000年7—11月,玛曲县采日玛乡兴昌和上乃玛2个牧村的53个牦牛群发生一种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死亡率高,持续时间长。经甘肃省兽医总站中心试验室对3例相关病料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和细菌分离鉴定,诊断为牦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VD—MD),1例犊牛合并感染巴氏杆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