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1989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正> 粘虫发生期的予测,在防治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我省春季3—4月份气温的年变化较大,粘虫发生期早晚差异也较悬殊。因此,利用有效积温法予测粘虫发生期要比期距法准确。现将其原理、有效积温资料及予测的方法介绍如下:一、有效积温法予测的原理昆虫为了完成一个发育阶段(一个虫期或一个世代),需要一定的温热积累,所经历的时间与该时间内的温度的乘积为一个常数,即 K=DT(K 代表积温常数,D 代表发  相似文献   
3.
<正> 我省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金针虫和蛴螬三类,其危害轻者造成缺苗断垄,重者犁毁重播或改种。近年来防治地下害虫的工作已为人们所重视,据统计全省麦播地下害虫的防治面积已占麦田的80%左右,这对确保小麦全苗,夺取小麦丰收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据笔者近年对许昌地区麦播地下害虫发生情况的调查表明,其种群和数量均已发生了显著变化,因此对地下害虫的防治策略和措  相似文献   
4.
前言粘虫(Leuca-nia separata w-alker)远距离迁飞的习性,我国已于六十年代中期经海上捕蛾和多次成虫标记回收试验所证实,并根据各地粘虫生活史及发生为害情况,种群数量变动规律以及越冬习性的研究,已基本上摸清了我国东半部粘虫的迁飞为害规律:五个发生区周年季节性南北  相似文献   
5.
<正> 线虫是我省中、南部一代粘虫的优势天敌,常年寄生率一般达40%左右,高的80%左右,其寄生率高低不仅影响当地一代粘虫的发生为害程度,而且影响虫源外迁的数量,其重要性已逐渐被植保界所重视.为提高测报和防治水平及探索其应用的可能性,1975年以来,对寄生粘虫的线虫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和饲养观察,现将初步研究结果简结于下:一、形态特征经初步鉴定,寄生于粘虫的线虫属索科 (Mermithidae).种名待定,暂称索线虫.  相似文献   
6.
许漯地区(许昌、漯河市)位于河南省的中部,一是一代粘虫的常发区、三代粘虫的偶发区。七十年代中期前,该地区属间歇性大发生,但从七十年代后期至今,粘虫的种群数量有较明显的变化。及时掌握其变动趋势,分析其原因,对提高粘虫测报工作水平和综合治理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对该地区粘虫种群数量变动趋势及其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