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提高医务人员对食物依赖运动诱发过敏反应疾病的诊治水平,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用回顾法分析1例食物依赖性运动诱发性过敏反应病例,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接诊1例患者反复出现全身皮疹、呼吸困难、可自闻喘鸣音,经休息半小时左右可缓解,曾诊断为过敏性皮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之前因病因不明一直未能确诊,到多家医院就诊均出现误诊、漏诊,致此病反复发作3年,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后经医生宣教注意到食物与运动的关系,避免进食小麦类食物后运动,随访1年未再发病。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随访结果可确诊此病人为食物依赖性运动诱发性过敏反应(FDEIA)。结论:通过文献复习探讨其发病原因、机理等,加强对此病的认识,利于医务人员对此类病人早日确诊、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哮喘治疗过程中痰液细胞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哮喘)治疗过程中痰液细胞的变化及其与疗程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支气管哮喘患者32例发作之初、病情好转以及病情缓解时期的痰液,比较哮喘病程不同时相之间以及不同时相与13例正常自愿者之间痰液细胞成分的差异。结果:哮喘急性发作初期痰液脱落上皮细胞明显增多,而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别;随着病情好转,脱落上皮细胞数显著下降,而嗜酸性粒细胞数和(或)中性粒细胞数显著升高,淋巴细胞与正常对照组仍无明显差别;当病情缓解时,脱落上皮细胞的数量接近正常对照组,嗜酸性粒细胞和(或)中性粒细胞数也显著下降,而淋巴细胞明显增多。结论:支气管哮喘从起病到治疗后病情缓解这一连续过程中,上皮细胞由多到少,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则由正常到增多,然后恢复正常,淋巴细胞则由正常到不变至增多,这可能与不同病期各种细胞所发挥的作用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