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目的】探明牡丹江烟区植烟土壤主要养分时空变化特征,为植烟土壤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于2012年和2019年采集牡丹江市不同植烟区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明确土壤主要养分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2019年牡丹江烟区植烟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57%,整体处在低-适宜水平;碱解氮平均含量为143.16 mg/kg,整体处在低-适宜水平;速效磷平均含量为113.93 mg/kg,整体处在极高水平;速效钾平均含量为284.27 mg/kg,在低、适宜、极高水平分布频率相当。与2012年相比,2019年牡丹江市植烟区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碱解氮含量降低,但差异不显著。牡丹江市不同植烟区土壤养分存在差异,2019年有机质含量表现为温暖湿润植烟区=温凉半湿润植烟区>温和半干旱植烟区,碱解氮含量表现为温暖湿润植烟区>温凉半湿润植烟区>温和半干旱植烟区,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表现为温和半干旱植烟区>温凉半湿润植烟区>温暖湿润植烟区。【结论】牡丹江烟区烟叶种植中总体应实施稳氮、增钾、控磷和增施有机肥的施肥策略,同时根据不同植烟区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合理施肥,实现牡丹江烟区土壤肥力提高和养分平衡供应。  相似文献   
2.
高大平房仓"三温"变化规律与安全储粮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日益提高 ,如何保证粮食食用品质和储存质量 ,对我们粮食部门来说显得更加重要与紧迫。中央储备粮石河子库立足本地实际 ,积极探索适合本库储粮实际的储粮技术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气温、仓温、粮温“三温”的变化直接影响到粮堆中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 ,在粮食水分基本稳定的条件下 ,温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粮食的耐储性、物理性质、化学组成以及在储藏期间对微生物与害虫的抵御能力。因此 ,正确掌握高大平房仓“三温”的变化规律 ,因时因地合理利用温度变化 ,对提高储粮的耐储性 ,延缓粮食的陈化都有重要作用。1 基本情…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当前烟草行业的科研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烟草行业科研管理创新方法和改革措施:增强科研管理团队建立,提升科研管理整体水平;完善科研项目管理过程,推进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培育与产出。  相似文献   
4.
储粮机械通风技术是粮食低温储藏的重要手段,也是绿色储粮的重要方法。中央储备粮库都有较完善的通风系统,但由于通风设备和操作不当,通风效果不理想引起粮堆温度不均衡,致使能耗较大,也容易产生结露和局部高温区易孳生害虫,影响粮食的储藏安全。根据《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合理有效地运用这些设备进行通风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笔者对上饶职院婺源分院,婺源县茶科所,紫阳镇的武口村、五七队村、高砂村,赋春镇的林生茶场,江湾的晓起村等地的茶园害虫作了较广泛的调查,捕到多种害虫.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的无线通信远程信道分布方法存在数据传输时延较长、信道利用率低的问题,本文通过采用基于MATLAB的仿真测试软件,对CSI未知数据下的信道分布状况、可知CSI与未知CSI下的信道常态分布状况、可知CSI与未知CSI下的信道异态分布状况和可知CSI与未知CSI下的关联信道分布状况进行详细分析,将分析结果通过GUI仿真可视化计算模块转换输出,通过MATLAB内CSI与GUI两大核心模块完成对无线通信远程信道的各分布形态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数据传输时延较短,提高了信道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以亳州市谯城区农田土壤的有效铁与有效铜含量预测为例,探讨了基于10%、20%验证点的Holdout验证与留一交叉验证在数字土壤制图中的具体应用,旨在为现代土壤属性模拟提供更合理的验证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Holdout验证方式在执行一次的情况下,很难准确度量建立模型的质量,需要重复多次构建训练集并构建相应的预测模型,以提升模型的预测精度;2)模型在高值区的预测精度差异较大,这些区域应是补充采样的重点区域;3)预测模型在制图过程中的稳定性不尽相同,在使用过程中应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
美引烤烟品种在黑龙江烟区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几个美引烤烟品种在黑龙江烟区的生态适应性,筛选适宜在黑龙江种植的烤烟新品种,以‘NC89’为对照,对‘Yatas13’、‘Yatas14’、‘Yatas15’、‘Yatas16’、‘Yatas17’、‘Yatas18’等6 个美引烤烟新品种进行生态适应性种植试验。‘Yatas14’大田生长势强,经济效益最佳,抗病性好;‘Yatas13’、‘Yatas15’和‘Yatas17’在产量和产值方面优于对照,但PVY 和TMV的田间自然发病情况比对照‘NC89’严重;‘Yatas16’和‘Yatas18’在抗病性、经济性状等方面表现不良。‘Yatas14’的综合性状最好,对黑龙江烟区的生态适应性较强,建议今后扩大种植面积示范种植; ‘Yatas13’、‘Yatas15’和‘Yatas17’建议第2 年继续种植验证;淘汰‘Yatas16’和‘Yatas18’。  相似文献   
9.
以烤烟品种龙江911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子(种植密度和留叶数)随机区组设计。3个种植密度为20 550、17 500、14 500株·hm-2;3个留叶数为单株留叶13、15、17片,共9个种植密度和留叶数组合。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对烤烟生育期、光合特性、经济性状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密度20 550株·hm-2,留叶数13片的大田生育期最短,只有110 d。种植密度20 550株·hm-2,留叶数17片的叶面积系数最大;种植密度14 500株·hm-2,留叶数13片的冠层透光率最大。低密度、少留叶数处理的光合能力较强。各处理烤烟糖含量均偏高,烟碱、氮、钾含量偏低,氯含量较适宜。种植密度20 550株·hm-2,留叶数13片处理的烤烟产值最高。综合来说,烤烟品种龙江911生产上建议选用种植密度20 550株·hm-2,留叶数13片处理,该处理生育期短、产值高,可以实现烤烟生产中减工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施肥处理下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变化,探讨肥料对烤烟化学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龙江烟区主栽品种LJ911为试验材料,设置常规施肥(Y1)、三段式施肥(Y2)、常规施肥+叶面肥(Y3)、控释钾肥(Y4)、不施肥(Y5)5个处理组,研究烤后烟叶化学成分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钾离子含量与钾氯比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氯离子、全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总糖与还原糖、糖碱比、两糖差呈极显著正相关。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指标经因子分析后提取出3个公因子,分别为燃烧性因子、碳因子、氮因子,根据因子分析综合评价发现,不同部位烟叶中,下部叶烤后烟叶整体得分较高,且Y2施肥处理最优;综合考虑整株烟叶的得分情况,Y1、Y2和Y3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三者都明显优于Y4和Y5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