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茶树油是以水蒸气蒸馏的方式从港木桃金娘科白千层叶中提取的天然植物精油,具有良好的抗微生物、抗氧化和环境消毒等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内安全低刺激,有良好的商业应用前景。茶树油通过包合可显著提升稳定性和水溶性,掩盖气味,增强抗菌能力。目前主要用β-环糊精以水饱和溶液法、研磨法、均质乳化法和超声法,提高包合率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工业产业性能。本文综述了茶树油药理作用及包合技术的研究进展,为茶树油及其他植物油类包合技术提供思路。 [关键词] 茶树油|药理作用|包合技术  相似文献   
2.
重金属元素可通过饲料进入动物体内并蓄积,影响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给人类健康造成隐患,部分常见的重金属离子可以导致细胞发生铁死亡。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性的新型细胞死亡形式,主要表现为细胞内出现大量的铁和活性氧积累,最终导致细胞死亡。通过调节细胞铁死亡来治疗或预防相关神经系统损伤或者疾病,已成为现代医学研究的热点,但其功能变化和具体分子机制仍需进一步探讨。本文主要对铁死亡的引发机制以及饲料中常见重金属引起神经毒性与铁死亡之间的联系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该类神经损伤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析青岛地区鸡源和鸭源多黏菌素耐药大肠杆菌的流行特征,并为多黏菌素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本试验于山东省青岛市屠宰场采集鸡源和鸭源粪便样本,通过多黏菌素培养基分离大肠杆菌;分别采用琼脂稀释法、PCR、接合试验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菌株的药物敏感性、耐药基因和毒力因子流行特征、系统发育群、mcr-1基因可转移性和遗传环境。结果显示,本试验从133份粪便样本中共分离获得26株多黏菌素耐药大肠杆菌,总分离率为19.55%(26/133),其中鸭源菌株分离率(24.24%,16/66)高于鸡源菌株(14.93%,10/67)。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所有菌株对替加环素和美罗培南全部敏感,对其余测试药物耐药率较高(42.31%~100%),所有分离菌株均存在多重耐药现象,鸡源菌株多重耐药较为分散,而鸭源菌株多重耐药集中于6和9重。26株分离菌株均携带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其余耐药基因携带率介于7.69%~96.15%,tet(B)基因仅在鸡源菌株中携带(20.00%),qnrS基因在鸡源菌株中携带率(30.00%)显著低于鸭源(100%)。毒力因子检测发现,tarT、aer、pap和neu...  相似文献   
4.
T-2毒素是最具毒性的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是农产品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饮食摄入是人类接触T-2毒素最常见的途径。T-2毒素暴露导致许多病理状况,如神经紊乱、心血管改变、免疫抑制和皮肤炎症。然而,T-2毒素导致的神经毒性尚不清楚,为了更全面地把握T-2毒素的神经毒性研究现状,本文对T-2毒素诱导神经毒性的可能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受到极大挑战,尤其是疫情期间,很多学科都要借助信息化模式完成教学。本文主要描述本人在“兽医药理学”实践教学中采用了虚拟仿真、微课、教学平台等信息化手段,深刻体会到信息化给教学带来的益处,包括直观、方便、有趣、信息量大、节省资源和经费等优点;同时也感受到信息化手段的局限性,包括喧宾夺主、需要很强的自制力等。本文通过研究与探讨,谋求扬长避短,将信息化模式更好地应用于“兽医药理学”实践教学中。  相似文献   
6.
锌是存在于动物和人类中枢神经系统(CNS)第二丰富的微量元素,是维持脑功能所必需的调控因子,因此在动物饲料和人类食物中必不可少。然而,锌也是一种潜在有毒金属,其平衡失调与神经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过量的锌会诱导神经元氧化应激、线粒体损伤和炎症反应,最终通过凋亡和自噬诱发神经元死亡。本文对锌的神经毒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锌稳态失调引起疾病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