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5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研究利用中的热点问题,在综述植物核心种质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阐述了广泛开展核心种质研究的意义,提出了从核心种质研究入手开展优异基因挖掘的策略。同时,介绍了我国基于核心种质研究的优异基因挖掘利用的现状、问题及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2.
1特征特性①中农201半蔓生,植株约17片叶后自封顶,不易徒长,适于春季保护地的间(套)作或短季节茬口种植。除基部几节外,其余各节均为雌花。主蔓结瓜,瓜码密,瓜棒形,长约28cm,横径3.0~3.5cm,单瓜重150~200g,把短,条直,无黄条,皮色深绿,有光泽,白刺,瘤刺稀密中等,心腔小,品质脆嫩,味微甜、无苦味,口感好。极早熟,不疏瓜情况下,从播种到第一次采收52~55天。早期产量高,采收期集中。667m2总产量4000kg以上。田间表现抗白粉病、枯萎病和黑星病等多种病害。②中农202植株无限生长型,生长势较强,全雌性,主蔓连续结瓜,节成性好;抗白粉病、枯萎病…  相似文献   
3.
播种期,采收期对菠菜单株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在五十至六十年代,日本及欧美一些国家相继实现了菠菜生产的品种杂优化。在有关的栽培技术研究中,Gonzalez等指出,播种期和采收期不仅影响菠菜的生长发育,而且在英国的气候环境条件下,秋季采收比春季采收的菠菜品质好。我国的菠菜生产至今仍主要采用常规品种,而且以秋冬栽培为主。在南方,一般为一次播种分期采收,往往不注重选择最佳播种和采收时期。关于播种和采收期对菠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也尚未见有人研究报导,故用“华菠1号”杂交菠菜为材料,探讨播种期、采收期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确定在长江流域条件下新品种的适宜播种期、采收期,为新品种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方胡萝卜品种资源的核心样品构建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340份我国地方胡萝卜品种为材料, 通过对4个数量性状和9个质量性状的评价进行聚类分组, 设定适宜的阈值, 以靠近阈值最近的材料作为候选样品, 分别按10%、15%和20%比例初步构建了胡萝卜3个核心种质。对3个核心样品13个性状基本参数与总体资源比较的结果表明, 3个核心样品的β - 胡萝卜素、干物质及维生素C的含量平均值均与总体资源存在显著差异, 但核心样品的4个数量性状与总体资源符合度(表型保留比例) 比较好。核心样品9个质量性状表现型频率与总体无显著差异, 符合度均达到了100%。随着取样比例的减少, 核心样品的地域分布迅速减少, 10%核心样品的分布省市数比总体资源减少了8个, 资源主要来源省市所占比例由原来的50%降到了35%。因此, 建议以15%~20%作为构建小规模胡萝卜资源核心样品的适宜比例。  相似文献   
5.
白菜抗小菜蛾网室鉴定和离体鉴定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份白菜自交系材料为试材,分别利用网室鉴定和离体鉴定两种方法进行抗虫性鉴定。结果表明,两种鉴定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材料间对小菜蛾抗性均表现极显著差异;在网室鉴定和离体鉴定中,599-3-7均表现高抗,519-3-3均表现中抗,而114-4-4和116-4-4都表现高感,部分材料的表现稍有差异;两种鉴定方法的相关系数为0.96,达到极显著水平;离体鉴定和网室鉴定相结合,能准确、全面地研究植物对小菜蛾的抗性及抗虫机理。  相似文献   
6.
豇豆(?gna sinensis Savi)春季提早播种常遇到因土温低、雨水多引起出苗缓慢和出苗率低,甚至大量烂种缺苗的问题,这被认为是种子萌发过程中刚刚开始吸胀萌动的种胚遭受冷害所致。据报道,预温浸种,低温锻炼均有增强大豆种子抗冷害的能力;100ppm激动素、5ppmCAMP, 10ppmATP,0.1%  相似文献   
7.
中农202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新近育成的全雌型极早熟、优质、抗病、丰产黄瓜一代杂交种,属于保护地专用品种. 无限生长型,生长势强,生长速度较快,第一雌花节位2~3节,主蔓连续结瓜.瓜长棒形,把短,条直,瓜色深绿,有光泽,瓜表无棱,无黄条,白刺,瘤小,刺稀密中等.瓜长30cm,横径3.2cm.单瓜重150~200g.肉厚,腔小,质脆,味微甜,无苦味,商品性好.熟性极早,从播种到第一次采收55~60天.早期产量和总产量均高,一般5000~8000kg/667m2,植株较耐低温.抗黑星病、白粉病、角斑病、枯萎病和霜霉病.适宜早春季节塑料小棚、大棚、温室、日光温室等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8.
以西双版纳黄瓜为试材,从黄瓜果肉中克隆ζ-胡萝卜素脱氢酶(ZDS)基因的cDNA序列,命名为CsZds。获得目的片段长度为1805bp,该序列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位于31~1761bp,编码576个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该蛋白在氨基端变化十分明显,中部较为保守,存在一个特征序列。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推测的CsZDS蛋白与南瓜中ZDS蛋白同源性最高,达到91.84%。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果实成熟期的延长,西双版纳黄瓜CsZds基因的表达量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在转色期达到最大。在果实发育过程中,西双版纳黄瓜CsZds基因的表达量高于普通黄瓜。  相似文献   
9.
 以能够产生抗虫皂苷的高抗小菜蛾资源G 型欧洲山芥(Barbarea vulgaris R. Br.)B44 为材料,利用RACE 技术克隆出皂苷合成关键酶beta–香树脂合成酶的基因(Barbarea vulgaris beta-amyrin synthase,Bv-beta-AS)。该基因编码区序列长为2 289 bp(GenBank 登录号JQ172795),推导其编码762个氨基酸;在基因组水平上长度为4 107 bp (GenBank 登录号JQ172796),含有15 个内含子。Bv-beta-AS编码的氨基酸具有beta–香树脂合成酶基因家族的保守序列,即DCTAE 序列和QW 特征序列,氨基酸多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表明,该基因与拟南芥beta–香树脂合成酶基因的相似性最高,为74%。利用荧光定量PCR 对欧洲山芥在小菜蛾诱导下该基因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基因受虫害诱导时上调表达,但是上升到12 h 达顶峰后随时间推移呈回归的趋势。从序列特征和表达模式上推测,Bv-beta-AS 可能是抗虫皂苷合成途径的一个关键酶的基因。  相似文献   
10.
基于形态数据的大白菜核心种质构建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国强  李锡香  沈镝  王海平  宋江萍  邱杨 《园艺学报》2008,35(12):1759-1766
 以国家蔬菜种质资源中期库收集保存的1 651份大白菜种质为试材,按照大白菜分类系统和生态型,采用分层分组法,将所有种质分为6组。基于43个形态性状的数据,比较了4种组内取样比例法、6种总体取样规模和2种取样方法在构建大白菜核心种质中的作用和效果。结果表明:组内以多样性比例法更能使各组的取样份数或比例趋于平衡,并较好地保持原始收集品的变异度。当总体取样规模为15%时,多样性比例法所构建的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达到最大,表型保留比例亦能达到98%左右;而当总体取样规模增加到20%以上时,虽然表型保留比例接近100%,但核心种质遗传多样性指数迅速降低。因此,认为15%总体取样规模较为合适。在一定的组内取样比例法和总体取样规模下,聚类取样构建的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指数(I)、表型保留比例(RPR)和变异系数(CV)均比随机取样的高。根据获得的优化方案最终在表型水平建立了包含248份种质的中国大白菜核心种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