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不同行距配置下小麦生产与产量形成特点,为小麦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高产小麦品种石新828为材料,开展15.0 cm+15.0 cm和16.7 cm+16.7 cm+26.7 cm行距配置研究。[结果]干物质积累量以15.0 cm+15.0 cm处理稍高,而产量以16.7cm+16.7 cm+26.7 cm处理较高。生育前期以叶片干物质的积累量最高,生育后期以子粒干物质的积累量最高。开花前储藏在营养器官的同化物开花后向子粒再分配量和再分配率以15.0 cm+15.0 cm处理较高。开花后干物质同化量对子粒的贡献率以16.7 cm+16.7cm+26.7 cm处理较高。[结论]15 cm+15 cm和16.7 cm+16.7 cm+26.7 cm这2种行距配置均适用于河北平原区当前小麦生产。  相似文献   
2.
华北低平原区高产油葵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适宜华北低平原区独特气候特点和种植模式的油葵品种。[方法]通过对引进的新葵10号、S698、S567、新葵22号、新葵20号、S998、S667、S672 8个油葵新品种的生育期、植物学性状、抗性和经济性状的比较,分析鉴定各品种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和经济性状。[结果]在参试的8个油葵新品种中,S567和新葵22号综合性状好,增产潜力大,稳产性较好,全生育期较短,经济效益显著,适于在华北低平原区推广种植。[结论]该研究为华北低平原区油葵生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