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7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用碱变性法从淋球菌D参考菌珠获得4.2kb质粒DNA,用Hind Ⅲ限制性内切酶消化4,2kb质粒DNA和pBR322载体质粒DNA,经T4连接酶连接后,转化到E.coli MC1061菌株中,获得氨苄抗性转化子。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nm23表达与皮肤鳞状细胞癌(鳞癌)发生、发展与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技术检测66例皮肤鳞癌、12例淋巴结转移灶、21例假上皮瘤样增生及20例正常皮肤中nm23表达情况。结果:皮肤鳞癌中nm23表达下调,但鳞癌中nm23表达与鳞癌的转移、TNM分期、病理分化程度及发病部位无关。结论:nm23基因表达下调是发生在鳞癌演进过程中的一个早期事件。nm23可能不具有抑制皮肤鳞癌转移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皮肤角质形成细胞肿瘤中Ⅳ型胶原和层粘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用ABC免疫组化技术观察48例皮肤鳞状细胞癌、40例基底细胞癌及l5例角化棘皮瘤手术切除标本。结果:Ⅳ型胶原和层粘蛋白在高分化或无淋巴结转移的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低分化或有淋巴结转移者(P<0.01)。基底细胞癌中Ⅳ型胶原和层粘蛋白的表达类似于鳞状细胞癌(P>0.05),但其表达明显高于有转移的鳞状细胞癌(P<0.01)。角化棘皮瘤中Ⅳ型胶原和层粘蛋白的表达一般呈连续性,未见明显缺乏。结论:皮肤癌的癌分化、淋巴结转移与Ⅳ型胶原和层粘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76岁,因皮肤色素沉着2年余并进行性吞咽困难半年入院.体检:呈恶病质状。左锁骨上淋巴结蚕豆大小,不活动。左肺上部呼吸音较弱。剑突下扪及包块,质硬,触痛明显.肝肋下6cm,质地中等,触痛,表面有结节。前列腺稍肥大。皮肤科情况:面部、颈部、双肘关节伸侧、腋窝、乳晕,腹股沟、外生殖器、会阴等处皮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35岁。发现右侧乳头上方索状物半年入院。查体:右胸部乳头上外方有约8cm×10cm斑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皮肤角质形成细胞肿瘤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用ADC免疫组化技术观察48例皮肤鳞状细胞癌(SCC)、41例基底细胞癌(BCC)及15例角化棘皮瘤(KA)手术切除标本。结果:PCNA在SC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DCC及KA(P<0.01)。但其在BCC与KA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PCNA在低分化SC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高分化者(P<O.01)。但其表达在淋巴结转移组与无转移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CNA在SCC、DCC及KA中的表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其表达与SCC的分化程度有关。但与淋巴结转移似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尖锐湿疣 (CA)角质形成细胞凋亡和Fas、Bcl 2及PCNA的表达 ,探讨它们在CA发病中的作用及关系。方法 :对 5 1例CA上皮和 18例正常上皮分别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检测细胞凋亡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Fas、Bcl 2及PCNA的表达。结果 :CA上皮凋亡指数与正常上皮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CA上皮Fas、Bcl 2及PCNA指数显著高于正常上皮 (P <0 .0 1) ,Fas表达与Bcl 2表达呈中度正相关 (r=0 .318,P <0 .0 5 )。结论 :CA上皮细胞凋亡与Fas、Bcl 2及PCNA的表达可能与CA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皮肤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基底细胞癌(简称基癌)组织中FADD、caspase-3(简称casp-3)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和SABC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8例鳞癌、41例基癌中FADD、casp-3表达及细胞凋亡。结果:鳞癌中FADD、casp-3表达及凋亡指数(A I)均明显高于基癌(P<0.01),两种表皮肿瘤的FADD、casp-3表达与A I均呈正相关(r=0.521,P<0.05),FADD与casp-3之间的表达亦呈正相关(r=0.437,P<0.05)。低分化鳞癌中的casp-3表达和A I低于高分化者(P<0.05),鳞癌原发灶中的A I高于转移灶(P<0.01)。结论:Fas凋亡途径可能是鳞癌、基癌的主要凋亡途径,FADD、casp-3是鳞癌、基癌细胞凋亡中重要的促凋亡因子,并有相互协同促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9.
恶性黑色棘皮病和Leser-Tre’lat氏征均为内脏恶性肿瘤的重要皮肤表现。Leser-Tre’lat氏征是指突然出现的脂溢性角化症(老年疣),或其数量和大小迅速增加并伴有瘙痒[1]。 病例报告 后者男性,76岁。因皮肤色素沉着二年余并进行性吞咽困难半年,于1989年5月21日入院。开始面部皮肤色素沉着,曾诊断为“阿狄森氏病”。以后颈部、两腋窝、乳晕、外生殖器及双肘伸侧等处皮肤也出现粗糙和色素沉着。近半年来面部、手背部和胸部皮肤出现淡褐色扁平丘疹,伴有瘙痒。1989年9月起渐感纳差,嗳气、恶心、吞咽不畅,剑突下疼痛等。继而出现吞咽梗阻,进行性…  相似文献   
10.
对40例皮肤基底细胞癌进行了神经特异性烯酸化酶(NSE)、降钙素、胃泌素和生长激素抑制素的免疫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