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城市的技术水平、文化、制度等软环境以及基础设施和土地资源等因素探讨了城市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以提高城市技术水平、利用区位优势、完善城市制度建设、加强城市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等措施来发展城市经济的战略。  相似文献   
2.
以康保全县及其3个自然区为研究尺度,在遥感图像处理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对研究区1993年至2008年退耕还林还草的总体特征、分区特征、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6年来耕地大面积减少,但仍为基质景观,林地、草地面积持续增加;三个自然区在保持各自基质景观优势的基础上,耕地、林地、草地所占面积比例有趋均衡倾向;在时空分布上,1993~2001年间,退耕还林还草集中在北部低山丘陵区和东部缓坡丘陵区,在2001~2008年间,退耕还林还草集中分布在南部波状平原区和东部缓坡丘陵区.该县要进一步加大牧草地面积,保持退耕成果,调整耕地和林地结构,建立起既符合生态本底又有利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以牧为主、牧林农相结合的土地利用格局.  相似文献   
3.
对现有生态经济区理论和实践的梳理,认为促使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充分、必然条件是自然的可能性、经济的可行性、政策的可容性和民众的选择性。现实中,自然的可能性和政策的可容性是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主要驱动力;而经济发展和民众需求不充分是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限制性因素。环境外部性强与生态环境脆弱、处在重要经济区内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低、政策约束性强与政策可操作性弱、城乡二元性与民众需求不一致是四个因素中的主要矛盾方面。矛盾的根源在于选择的经济发展模式与当地所处的生产力发展阶段不相适应。破解矛盾的主要办法是加快发展生产力,而加快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有重要经济区支持。  相似文献   
4.
从生态治理的相关理论视角出发,结合张家口实际,分析了张家口生态环境治理失效的原因并提出对策。认为生态环境脆弱是其客观自然因素,产业结构层次低是其经济因素,环境的外部性和产权不清是体制因素,人民群众需求层次低是其社会因素。提出生态环境治理需要在加强区域合作基础上,立足绿色发展、提高人民需求层次、完善生态治理政策。  相似文献   
5.
康保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遥感动态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黎黎  马振刚  马礼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212-16215
以康保全县及其3个自然分区为研究对象,依托3期TM遥感影像数据和DEM数据,在遥感图像处理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总体特征、分区特征、动态变化趋势3个方面,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明确了1993年以来康保县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数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6年来耕地大面积减少,但仍为景观基质,林地、草地面积持续增加。北部低山丘陵区以草地面积占优,南部波状平原区以耕地面积占优,东部缓坡丘陵区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大体相当。该研究为合理准确分析康保县退耕还林还草情况及环境变化趋势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同时为政府制定改善康保县生态环境的措施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以1995、2000年两期的遥感数据和其他GIS数据、专题图等为基础,利用交互式目视解译和计算机自动分类的方法,对张家口洋河流域5年来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进行了解译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张家口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水源涵养区,其水资源承载力对区域发展至关重要。依据《国家人口发展功能区工作技术导则》,计算了河北省各地级市和张家口各县域的水资源承载力;利用综合指标法,计算了张家口近5年的水资源承载力变化,分析了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张家口在国家层面上属于严重资源性缺水地区,在河北省层面属于水资源承载力好的地区;张家口各县区水资源承载力不均衡;张家口近5年水资源承载力不断提高,其主要驱动力为经济压力、生态压力的降低和开发利用程度的提高。其中万元工业产值耗水量、耕地灌溉率的降低,污水处理回用率和植被覆盖度的提高,地下水开采率和水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为主要推动因素。而人口密度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加是降低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给出相应的对策:调整产业结构,降低第一产业用水量,提高二、三产业用水效益;树立节水观念,积极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充分利用雨洪资源,回补地下水资源。  相似文献   
8.
粒度是土地利用过程运算的基本单元,不同的粒度影响着土地利用分析结果.粒度效应产生的基础之一是空间异质性,所以具有区域性,开展典型地区的粒度效应研究具有意义.文中以化德县为例,利用GIS和Fragstats平台,以分析土地利用结构、空间转移矩阵和景观格局指数为途径,对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区的土地利用的粒度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牧交错带地区主导土地利用过程的地类为草地和耕地,合适粒度范围在10-50hm2之间,其中以10-20hm2范围最适宜.粒度效应与地类面积的数量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有关,并受计算方法的影响.基于面积优势原则进行粒度粗化的过程中,研究区内各地类斑块的面积差异是影响粒度效应的关键,其中优势地类对粒度效应具有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陕西省榆林地区近56a来气象资料、历史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研究了厄尔尼诺/拉尼娜(ElNin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事件对榆林地区气候与气象灾害的影响,分析了降水及气温变化的周期性。结果表明,1954年以来,榆林地区气候变暖变干趋势显著。1954年以来榆林地区年均温平均升高了0.025℃/a,年降水量递减率为1.740mm/a;厄尔尼诺年气温高出正常年份0.12℃,拉尼娜事件发生年年平均气温较正常年份平均气温没明显变化。厄尔尼诺事件年榆林地区降水呈现明显的减少趋势,比正常年份减少了8mm。拉尼娜事件年对榆林地区降水增加也有一定影响,平均增加3mm/a。榆林地区气温与降水量存在3a为主的短周期和20a为主的长周期。ENSO暖事件对榆林地区气候特别是气象灾害的影响比ENSO冷事件更为显著和强烈,厄尔尼诺年榆林地区易于发生高温干旱灾害。  相似文献   
10.
生态经济区是区域发展的一种模式,张家口建设生态经济区是外部环境和内部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首先论述了影响生态经济区建设的4个因素及各因素的主要矛盾方面。然后从自然的可能性、经济的可行性和政策的可容性3个方面阐述了张家口建设生态经济区的必要性。最后从区域一体化的视角阐述了建设生态经济区是张家口在首都圈区域中的功能定位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