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1.
【目的】探明特殊生境土壤肥力的环境影响因子,为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恢复和生态治理提供基础和决策依据。【方法】在金沙江干热河谷上、中、下游共设置47个样地,通过野外调查、土壤采集和室内分析,对比研究其表层土壤肥力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子。【结果】(1)金沙江干热河谷上、中、下游土壤肥力受气候、植被等环境因子影响,上游土壤肥力特征优于中、下游,中游土壤肥力状态最差;(2)金沙江干热河谷土壤肥力受植被类型的影响较大,其中天然林土壤孔隙度、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等显著(P <0.05)高于稀树灌草丛,人工林土壤肥力在整体上也优于稀树灌草丛;(3)金沙江干热河谷海拔升高使环境温度降低、湿度增大、植被从稀树灌草丛向人工林和天然林逐渐过渡,导致土壤孔隙度和养分含量等土壤肥力特征随海拔升高而显著(P <0.05)提升;(4)金沙江干热河谷受光照、水分等条件影响,阴坡土壤肥力状况优于阳坡。【结论】金沙江干热河谷土壤肥力受不同区段、植被类型、海拔和坡向等环境因子的影响,其土壤肥力状态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域差异。因此在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恢复和生态治理的实践中,应根据不同区段、植被类型、海拔、坡向等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更精准地保护和修复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环境,明晰不同立地环境下金沙江干热河谷各区段植物多样性结构特征与差异。  方法  采用标准样地调查法调查金沙江干热河谷上段、中段和下段共47个样地的植物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等。  结果  ① 金沙江干热河谷植物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从上段到下段有增加趋势,植物丰富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天然林(20.56)、人工林(12.16)、稀树灌草丛(8.00),天然林和人工林之间多样性和均匀度差异均不显著。② 随海拔上升,植物多样性有增加趋势。阴坡植物多样性显著高于阳坡(P<0.05)。③ 在海拔800~1 400 m,上段、中段和下段多样性差异不显著,而在海拔1 400~2 000 m,多样性从大到小依次为下段、中段、上段;同一坡向下段的植物多样性均高于中段和上段,且下段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上段(P<0.05)。  结论  受海拔和坡向等立地环境的影响,金沙江干热河谷各区段植物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局部造林可提高当地的植物多样性。图1表4参27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