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2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斗定位系统(BDS)能够实现厘米级的定位,在农机导航系统中获得了广泛应用。然而,单纯的卫星定位系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易受外界遮挡、数据频率低等。因此,在导航系统中集成惯性元件并发展组合导航技术成为重要研究方向。考虑到高性能惯导成本很高,不利于推广应用,本文研究了农业场景下,使用低成本惯导和BDS构成组合导航系统。为提高定位精度,解决由BDS中断导致误差发散的问题,设计了零速修正。同时,分析了BDS/INS组合导航系统中航向角误差不可观测的原因和误差来源,设计了航向约束方法。当BDS信息可用时,利用双天线航向角信息来抑制航向角误差的累积;当BDS中断时,使用零角速度修正。通过现场实验验证,当BDS可用时,零速修正可以将位置、速度和水平姿态的精度分别提高20%、40%和15%以上,航向约束可以将航向角精度提高90%以上;BDS中断时,零速修正可以将位置、速度的精度提高90%以上,水平姿态的精度提高80%以上,航向约束可以将航向角精度提高40%以上。  相似文献   
2.
于瑶  张汉尧  杜建伟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0):4549-4550,4565
提取分布于云南高原湿地的水葱(Scirpus validus Vahl.)样品的DNA,采用ITS序列扩增通用引物,对其进行PCR扩增,并对PCR产物进行测序。从GenBank搜索并下载水葱属其他种类的ITS序列,并通过BioEdit、ClustalX 2.02和MEGA 4x1软件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揭示了水葱属14个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并确定了样品在种间的位置以及和其他种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安泽县采取5项举措,积极开展后进村集中整顿。一是调查摸底。按照村级组织软弱涣散,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党务、村务管理混乱和矛盾纠纷等排查标准,通过乡(镇)上报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办法,确定了10个后进村,并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后进村集中整顿工作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4.
良种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同时又是农业生产技术中最可靠、最经济、最有效的增产措施。优良品种是提高产量的基础,科学的种植方法是增收的关键,良种良法并用才能保持其品种种性,才能繁育出高质量的生产用种。水稻在我国播种面积大,良种用量也大。因此,水稻良种繁育成了稻农尤其是种稻大户和种子专业户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绿色农业是应对加入世贸组织挑战、增强农业竞争优势、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响应省委、省政府打造绿色吉林的号召,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吉林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战略任务。农业标准化建设是完成这一战略任务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褐变现象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褐变是植物组织培养中三大难题中的首要问题,决定组培的成功与否。本文分析了褐变的原因及影响因素,讨论了几种防止措施和解决途径,供组培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氮是植物生长的一个重要营养元素,但外源无机氮必须经氮同化转化为有机氮才能为植物所利用。谷氨酰胺合成酶(GS)是参与氮同化过程的关键酶,本文从GS种类、功能、理化和分子生物学性质及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介绍了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杜建伟 《现代农业科技》2010,(17):99-99,102
加强小麦冬前管理,注重培育越冬壮苗,是小麦奠定丰产的基础。阐述了小麦冬前壮苗标准及冬前苗情诊断方法,总结了小麦冬前看苗管理要点及培育壮苗关键措施,以期为小麦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褐变现象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褐变是植物组织培养中三大难题中的首要问题,决定组培的成功与否。本文分析了褐变的原因及影响因素,讨论了几种防止措施和解决途径,供组培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云南高原湖泊湿地植物群落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瑶  杜建伟  张汉尧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322-7324,7327
[目的]研究云南高原湖泊湿地植物群落分布规律。[方法]以云南高原地区的若干湖泊为例,探讨了云南高原湖泊湿地水生植被的分布特征及规律,并分析了云南高原湖泊湿地的退化现状及原因。[结果]云南高原湿地水生植物种类减少,物种多样性和生物总量下降;耐肥耐污、适应性强、繁殖快的植被易形成单优群落;一些具有代表性、对污染敏感的植被退化甚至灭绝。这反映了云南高原湖泊湿地水质发生变化、污染加重、水体富营养化、湿地陆地化进程加速等现象。造成云南高原湖泊湿地退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人口压力增加、工农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不合理的开发和过度开采、水体富营养化等。[结论]该研究为高原湖泊湿地的保护、环境评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