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
旨在研究农业废弃物源活性氮排放规律和监测活性氮污染,进而为减少活性氮排放量和提高氮污染治理公平提供理论依据,研究首先采用排放因子法测算了1990—2019年全国农业废弃物源活性氮排放量,并分析确定了我国(除港澳台之外)31个省级行政区域的活性氮排放特征。然后利用LMDI模型和集中指数法分别研究农业废弃物源活性氮排放变化量的驱动因素和活性氮排放量的地区差异性。结果发现,1990—2019年,全国农业废弃物源活性氮排放量在1996年达到峰值,整体呈现“M”型变化趋势;全国范围内人均活性氮排放强度呈现以胡焕庸线为界的西北低密度—东南高密度的格局。基于农产品前端消费及其农业废弃物末端处置2个维度来考察活性氮的排放特征,从农产品消费端来看,消费肉类农产品生产活性氮排放量占比(36.75%)最高,其中,牛羊肉类农产品占比高达22%;从农业废弃物末端处置来看,处置畜禽粪尿产生的活性氮占比较高,且对畜禽粪尿和秸秆而言直接排放与燃烧还田均是活性氮排放量较高的2种处置方式。国家层面农业废弃物源活性氮排放量的驱动因素为经济发展效应,而省级层面农业废弃物源活性氮排放变化量的主要驱动因素为经济发展效应、购买能力...  相似文献   
2.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典型模式比较分析与若干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任务。在对国内多个地方农村垃圾治理状况调研的基础上,选取浙江省金华市、山东省昌邑市、四川省丹棱县龙鹄村、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4个地方作为典型,从治理流程、资金保障、组织与管理方面,系统阐述其垃圾治理做法与经验,重点分析这些模式的优劣势。在此基础上,认为金华、龙鹄和横县的农村垃圾分类减量与就地资源化模式,有助于降低垃圾管理成本,增加垃圾循环利用效益,提升村民环保意识与文明程度。最后从区域协同、制度创新和基础设施完善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海南省8个地级市的城乡生活垃圾源活性氮排放特征为研究对象,测算8个城市的活性氮排放总量、排放清单、人均活性氮排放强度和地均活性氮排放强度。研究发现:城乡生活垃圾总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其中城市生活垃圾总量逐年增长,农村生活垃圾总量逐年降低;城乡生活垃圾源活性氮的总量与GDP和人口总量均存在强正相关关系;活性氮的主要排放清单是NH3、NOX、N2O和Nr。海口和三亚是城乡生活垃圾源活性氮排放总量最多和强度最大的两个城市。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不同类型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方式对农村能源可持续性的影响,根据1990—2019年黄河流域9省(区)60个地级行政区(市、州、盟)的农作物产量和畜禽数量,采用草谷比法和排泄系数法计算出其农业废弃物资源量。同时,从能源消耗、能源结构、环境排放三方面构建农村能源可持续性指标体系。结果表明:1990—2019年,黄河流域农业废弃物年产生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双峰”变化趋势,峰值分别出现在1996年和2006年,分别为6.81亿t和7.06亿t。2019年黄河流域农村能源可持续性平均得分为0.323 7,且省域差异显著,呈现上下游高、中游低的空间分布特征。最后,依据不同类型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方式对农村能源可持续性影响程度、秸秆与畜禽粪便比率以及秸秆资源密度,推荐了适合各地级行政区的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5.
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针对当前中国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存在的问题,认为农村垃圾协同治理,是降低垃圾管理成本、实现垃圾资源化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从垃圾治理主体、流程、政府职能分工以及政策等方面,系统探讨当前中国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存在的"碎片化"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按照系统管理的思维,运用顶层设计方法,构建农村生活垃圾协同治理总体框架;从主体整合、流程再造、区域协同、机制协调和信息共享5个方面,重点研究农村生活垃圾协同治理的实现路径。本研究对构建农村垃圾治理长效机制、实现美丽乡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十九大报告和中央一号文件做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生态宜居和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核心内容,涉及到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治理、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乡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等方面。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相比,农村环境问题仍较突出,主要体现在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污染、农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农村乡风文明落后等。本文在综述近年来国家对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政策支持的基础上,重点对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进行研究分析,通过总结浙江省湖州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案例,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关注的几个关键问题,旨在为各地提供美丽乡村建设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塑料污染已对全球环境造成严重威胁,生物降解塑料的推广使用及其工业堆肥是治理塑料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该研究根据标准GB/T 19277.1-2011,在(58±2)℃的特殊高温条件下,对PBAT-PLA生物降解膜袋进行有氧堆肥降解,并选择微晶纤维素作为对照。通过对堆肥中的微生物进行16S/18S高通量测序,分析降解过程中细菌/真菌的群落种类和数量变化,包括物种多样性、物种组成、物种差异分析、样本比较分析,并结合扫描电镜下的微观形貌,深入探寻可降解塑料膜袋在工业需氧堆肥过程中的微生物响应降解机制。结果表明:微晶纤维素和生物降解膜袋在降解活跃期(第140天取样),其所在堆肥中大量存在的优势菌属为Sphaerobacter(球杆菌属,放线菌纲),分别占比20.25%和39.44%。与同样条件下不含降解材料的对照组堆肥相比,微晶纤维素/生物降解膜袋工业需氧堆肥降解过程中显著增长的4种菌属中有3种属于放线菌,说明放线菌对聚酯物的解聚以及纤维素的降解具有积极的作用。试验结果也表明了聚酯和纤维素的完整生物降解过程不依赖单一菌种,而是微生物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