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5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4篇
  2篇
综合类   81篇
农作物   36篇
园艺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脱毒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东改工程线路个别铁塔出现局部亮度不一和色泽不一,且出现斑块外观。通过对镀锌层厚度、镀锌层均匀性、镀锌层附着性进行了检验,发现制件的制造质量是合格的,镀锌层能够保证基本材料的防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有机肥中多种养分的释放规律,有利于合理利用有机肥资源和培肥土壤。  方法  本研究采用恒温静水培养法,研究了以牛粪(COM)、猪粪(PM)、鸡粪(CHM)、秸秆(SC)和中药渣(CMR)为主要原料制作的5种商品有机肥以及生物质炭(BC)共6种有机物料的大量和中微量养分释放规律。并通过Langmuir方程拟合养分释放曲线。  结果  各处理在静水中养分的释放速率具有阶段性,整体表现为前期快、后期慢。培养至28 d时,CHM和BC中的氮累积释放率较高,分别为75%和58%;各处理的速效磷累积释放率较低,只有20% ~ 30%;速效钾的累积释放率普遍较高(54% ~ 91%),其中CHM最高。各处理的中微量元素释放差异明显。BC处理同时具有最高的Mg和Mn累积释放量,CHM处理下的Cu、Zn和B累积释放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COM处理下的Ca累积释放量是所有处理中最高的。Langmuir方程能较好地拟合养分释放曲线(预测值与观测值显著正相关性;P < 0.05),拟合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上述养分释放规律。  结论  有机肥种类影响不同养分的释放,CHM是较好的培肥选择,针对特定的养分需求,需要选择合适的有机物料,研究结果可为土壤培肥选择合适的有机肥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云南省马铃薯储存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云南省马铃薯产业发展较快,但马铃薯的储存远滞后于产业发展的要求。收获中块茎的机械损伤,储存基础设施、储存方式的落后和储存技术的缺乏,造成马铃薯在储存过程中,块茎过早发芽,失水后重量迅速减少,病虫害发生严重等问题,导致马铃薯商品薯品质和种薯质量降低,农民收入减少。本文在对云南省马铃薯储存现状、储存方式、储存过程中造成损失的原因等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日照长度、晚疫病等方面差别极大的3个地方进行同一批材料的鉴定试验,提出用函数式Y实际=Y理论 A日照 RLB来分析这组试验结果,推断品种适应性,剥离晚疫病影响,评价品种理论产量。证实一些来自CIP的品种不适应长日照环境条件,来自长日照地区的品种不适应短日照环境条件,晚疫病比适应性对西南地区引进品种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新品种"云薯201"脱毒种苗生产中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脱毒种苗的生产已获得成功,但是不同的品种要求的培养条件不同。研究了影响马铃薯新品种“云薯201”进行脱毒种苗生产中的各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基以MS 赤霉素0.2 mg/L 泛酸钙0.5 mg/L NAA 0.05 mg/L为宜;接种时茎尖大小为0.1~0.2 cm时脱毒效果最好;在种苗大量扩繁时碳源浓度以20 g/L为宜,接种密度25株/瓶,选用1/2 MS的液体培养基最好。这些措施为该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免耕和秸秆覆盖对旱地玉米抗旱性与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连续两年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翻耕、免耕)和不同秸秆覆盖还田量(0、半量、全量)对湖南省旱地玉米抗旱性与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秸秆覆盖在正常年份(2004年)促进玉米生育进程,而在高温干旱年份(2005年)减轻高温(干旱)逼熟的影响,延长灌浆期2~4 d。耕作方式对玉米生育进程影响较小,高温干旱下免耕可延长生育期约2 d;②秸秆覆盖提高玉米株高、叶面积与干物质积累量,提高千粒重,增加产量,且表现全量覆盖优于半量覆盖处理,在覆盖量相同时,翻耕优于免耕处理;③秸秆覆盖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钾和有效磷含量,免耕条件下效果更明显,而秸秆不还田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略有下降;④秸秆覆盖可提高土壤含水量,且全量覆盖效果优于半量覆盖。可见,秸秆覆盖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干旱危害,并能提高土壤养分含量,而秸秆覆盖结合免耕对土壤养分含量的提高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云南省马铃薯资源进行整理、分类和遗传分析,认为从CIP引进、选育的资源具有较丰富的遗传背景,部分资源材料在遗传上具有当地品种的适应性和当地品种不具备的抗病性、品质等优良性状,是当地马铃薯资源创新或品种遗传改良最主要的骨干资源;外引品种大多数难以在生产上直接利用,但有在优良经济性状上具有较高遗传力的材料。可作为亲本资源材料应用于品种的遗传改良中;地方品种和农家品种在遗传上有各自的特点,应与遗传上互补性强的亲本进行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