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于2013年每年10月底从育苗基地移栽品质一致的3年生‘凤丹’植株,定植株行距为1 m×1 m,后期生长管理水平一致,对其栽植后进行连续两年平茬,2017年以修剪模式下3、4、5、6年生的‘凤丹’为试验材料,以栽植后平茬过一次的6年生‘凤丹’和未进行修剪6年生"凤丹"为对照组,探究幼年‘凤丹’在修剪模式下的生长状况和生物量分配情况。试图建立一个描述多个生长因子与产量的拟合模型。结果表明:修剪模式下,随着株龄的增加各生长指标、果实各项指标、总生物量、各器官生物量随之增大,根冠比随株龄增大而减小,生物量分配更多的由根系向果实转移,茎和果生物量分配逐渐增大。同株龄植株相比,修剪模式下的植株各项生长指标均大于对照组,且差异性显著(p0.05);果实各项指标以修剪模式下植株均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修剪模式下6年生籽粒产量能达到2 173.20 kg·hm~(-2);总生物量、各器官生物量也以修剪模式下大于对照组,且差异性显著(p0.05),根冠比以修剪模式下6年生植株最小,为1.07,生物量分配能够使根系向地上部分转移较多。单株产量预测模型为Y=-314.422+102.62B+1.048H-1.093D。拟合优度R~2=0.811(式中:B.株龄;H.株高;D.冠幅;Y.单株产量)。修剪模式下能提高‘凤丹’生长指标,总生物量积累及各器官生物量积累增加,生物量分配能更多的向果实转移,进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
采用野外调查、平面量模拟立体量和三维绿量转换生态效益等方法,对宝鸡市城镇(郊)陡坡及人工立面景观林树种三维绿量及生态效益进行计算和评价。结果表明,宝鸡市城镇(郊)陡坡及人工立面主要包括11个景观林树种。单株三维绿量的计算结果表明,乔木中侧柏的单株平均三维绿量最大,为3.348 6m~3·株~(-1),单株生态效益较高;紫叶李最小,为0.467 2m~3·株~(-1),单株生态效益较低;灌木及藤本植物中山桃的单株三维绿量最大,为6.486 m~3·株~(-1);迎春最小,为0.823 2m~3·株~(-1)。通过对不同陡坡及人工立面景观林树种生态效益的比较,建议在宝鸡市城镇(郊)陡坡及人工立面绿化过程中更多采用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相结合,灌木与乔木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对7种景观林树种所建立的三维绿量回归模型方程,随着冠幅、树高、冠高等形态特征量的升高,单株三维绿量呈现上升趋势。在相似条件下可利用这些回归模型方程估算相应树种三维绿量值,为研究区域造林绿化数据库奠定基础,为宝鸡市环境友好型城市林业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以油用牡丹品种‘凤丹’为试验材料,研究硼肥、锌肥作为叶面肥喷施对其光合特性、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为合理的油用牡丹栽培施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叶施硼肥和锌肥能有效的增大自然状态下‘凤丹’日平均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单施硼肥、单施锌肥和硼锌配施日平均净光合速率较对照组分别高16.46%、19.35%和37.43%,增大了光合产物的积累。通过模型对光响应曲线和CO_2响应曲线进行拟合得出喷施硼肥和锌肥能够显著增大‘凤丹’潜在光合能力Pnmax值和Amax值,最大值分别可达15.12μmol·m~(-2)·s~(-1)和34.59μmol·m~(-2)·s~(-1),同时对其表观量子效率(AQY)、初始羧化效率(ACE)、光饱和点(LSP)和CO_2饱和点(CSP)也有所提高,使其能够适应更宽广的光照强度和CO_2浓度范围。施用硼肥和锌肥叶片叶绿素含量(Chl)有显著提高,Chla/Chlb值增大;对叶片矿质元素氮、磷、铁、锰、硼、锌含量影响较大。所有结果均以硼肥和锌肥配合施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