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对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式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促进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向产业集群化发展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文章介绍了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式发展现状,探讨了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分析了河北省新型农民培训现状及新型农民培训模式,并对河北省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温室效应带来全球气候变化异常,世界范围内干旱、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生态平衡遭受严重破坏,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国农业生产经营成败关系到粮食安全和政局稳定,取决于是否拥有完善的风险管理体制.借鉴日本农业风险管理模式成功地维护了本国农业的高效运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风险管理体制尤为重要,因此要尽快制定<农业保险法>,依法参保;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变直补为保补;健全农业风险管理组织,发挥龙头企业的高抗风险功能;创新农业风险管理手段,利用期货期权争取风险利润;构建农业风险管理信息平台,降低风险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根据2011年1月份对重庆金刀峡的调研的总结,文章首先介绍了重庆金刀峡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成长历程,并对其现在的经营内容、组织模式,以及产业链的实物流进行了描述,本文重点介绍了重庆银行在重庆农业担保公司的担保下对合作社通过抵押品替代方式实现资金融通的过程和具体做法,分析了抵押品替代机制创新的主体、风险特征,以及化解风险的手段,并重点探讨了以合作社为载体实现产业链融资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及产业链价值提升、产业升级、产业链内部融资等问题,最后给出了结论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经济体制下农业信息化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新经济体制、新经济、农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从狭义和广义的角度分析了农业信息化的内涵,介绍了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的现状,提出了推进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的对策:积极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是形成农业信息化的内在推动力;制定科学的制度政策,加大信息的供给;重视农业信息网络人才的培养和利用,提高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水平;优化县级农村经济信息网络建设的模式;强化网络的法律法规建设,提高农业网络信息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6.
起源于孟加拉国的小额信贷以其成功经验和远大的发展前途在全球推广和实践,各国在实践过程中也在不断总结和运用适合本国国情的小额信贷发展模式.本文通过对国际上几种成功的小额信贷模式的介绍,并对中国小额信贷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得到对中国小额信贷发展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苜蓿Medicago sativa的国内外市场需求概况,并对草产业的概念和发展意义进行了简要阐述.对河北省苜蓿产业化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以在沧州市的实地调查情况为例,进行了充分的实证研究.针对深层次原因的剖析,提出了改变传统思想意识、实现苜蓿产业化经营体制创新和构建苜蓿产业发展支撑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美国区域经济信息化及对中国的借鉴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电子信息产业的第一大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支撑了新经济的高速增长,区域经济信息化高度发达,其发展的经验为许多发达国家效仿.本文对美国区域经济信息化发展历程现状与特征进行分析,并对中国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得到对中国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9.
普惠金融是惠及所有人包括贫困群体的金融,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为资金需求者提供全面的、多层次的、适度竞争的金融服务。农村金融需求群体众多,交易额小,但是金融供给缺口较大,农村普惠金融的创新发展十分必要。因此,需要对农村普惠金融进行研究,对农村普惠金融的覆盖面进行G-P-S分析,找到农村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拓展农村普惠金融覆盖面、实现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和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0.
农业投资立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发展方略的实施,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农业投入体制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投资主体走向多元化,资金来源形成多渠道化.但限于农业投入法律的缺失,使得农业投入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不合理性,与全国政策的不统一性.因此,应建立和健全农业投资立法体系,引导、支持、规范和保护农业投资资金,让有限的资金能真正用于"三农"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