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曾小群  彭正松  杨军  杨俊宝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8):1441-1442,1457
研究了采自四川各地的不同半夏居群在同一栽培条件下的出苗情况.结果表明:各半夏居群间的出苗率差异显著,出苗期、出苗整齐度差异极显著,且出苗持续时间也有显著差异.采自德阳中江(PT11)的半夏居群出苗率相对较高,出苗较整齐,出苗期较短.由于中江(PT11)半夏的生物碱含量比较低,将其用于大田栽培还需要进行进一步培育和改良;而都江堰(PT18)、资阳(PT7)半夏生物碱含量较高,出苗期较短,出苗较整齐,出苗率较高,采用这2个居群半夏进行栽培,可大大提高栽培效益.  相似文献   
2.
峨眉含笑基因组DNA提取及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峨眉含笑嫩叶为材料,研究了峨眉含笑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及RAPD反应条件。结果表明:采用改良的CTAB方法,提取的DNA质量较高,适宜于RAPD-PCR分析。在25μL反应体积中,RAPD分析的优化反应体系为:1.5 mmol/L Mg2+、0.8 mmol/L dNTP、240 nmol/L随机引物、80 ng DNA、1.0 U Taq DNA聚合酶。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采自四川各地的不同半夏居群在同一栽培条件下的出苗情况。结果表明:各半夏居群间的出苗率差异显著,出苗期、出苗整齐度差异极显著,且出苗持续时间也有显著差异。采自德阳中江(PT11)的半夏居群出苗率相对较高,出苗较整齐,出苗期较短。由于中江(PT11)半夏的生物碱含量比较低,将其用于大田栽培还需要进行进一步培育和改良;而都江堰(PT18)、资阳(PT7)半夏生物碱含量较高,出苗期较短,出苗较整齐,出苗率较高,采用这2个居群半夏进行栽培,可大大提高栽培效益。  相似文献   
4.
杨小林  杨俊宝  赵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381-6382
为了利用RAPD技术研究半夏的各种变异类型。以栽培多年的6个不同变异类型的半夏为实验材料,取每一变异类型中的5~10株新鲜叶片,提取总基因组DNA。从10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7条重复性好、条带清晰、能体现半夏性状变异类型差异的引物进行RAPD扩增。RAPD分析结果表明,17个RAPD引物扩增出了81条带,其中55条为多态带,占67.9%,表明半夏不同变异类型间存在分子水平的遗传差异。该研究为半夏的品种改良与栽培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黄连属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从种类资源、产地分布、化学成分、生物学特性、组织细胞培养、分子水平的研究和保护措施等方面综述了黄连属植物的研究进展。由于黄莲属植物应用范围广,需求量大,特别是过度采挖已造成黄连属植物严重破坏,导致有些种已濒临绝灭。为此,提出对黄连属植物应亟待开展的基础研究和应采取的相关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微尾鼩的年龄分布与性比,为进行种群数量预测奠定基础。[方法]将捕获于四川南充市郊的929只微尾鼩(434♂,495♀)分为4个年龄组,分析了12个月的微尾鼩性比、年龄组成及其季节动态。[结果]12月至次年2月为低数量期,种群中以亚成体组(Ⅰ)为主;4~9月为高数量期,雌、雄性都以成体二组(Ⅲ)为主。除亚成体组(Ⅰ)雄性略多于雌性以外,捕获的雌性个体多于雄性(♂/♀为0.88),但经过卡方检验各组性比均符合1∶1的比例。在调查期间,各月的性比♂/♀值在0.64~2.00,9月捕获的雌性个体比雄性多46.67%,差异显著。[结论]微尾鼩越冬个体以亚成体组(Ⅰ)为主,各年龄组性比为1∶1。  相似文献   
7.
半夏RAPD分子标记反应体系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半夏中提取基因组DNA作为模板进行RAPD反应的优化试验,获得RAPD-PCR扩增反应的最佳条件:25μL体系中Mg2+1.5 mmol/L;dNTPs各0.2 mmol/L;模板DNA100 ng;引物0.25μmol/L;Taq酶活性值1.0 U。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