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白芨种子无菌萌发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白芨[B.striata(Thunb.)Teichb.f.]种子无菌萌发适宜条件,采用1/2 MS、MS添加不同激素、生物添加剂,以及光暗处理进行白芨种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1/2 MS+1.0 mg/L NAA+1.6 mg/L 6-BA有利于种子萌发;1/2 MS+30 g/L蔗糖+20%椰汁有利于诱导原球茎;暗培养降低白芨种子萌发率,白芨种子萌发后,其幼苗在光照条件下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2.
不同形态氮对掌叶半夏生长及块茎主要化学成分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本文利用盆栽试验,探讨了不同铵态氮、 硝态氮供应比例对掌叶半夏生长、 相关生理指标及块茎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以期为掌叶半夏的合理施肥、 科学种植提供技术依据。【方法】盆栽试验以蛭石为栽培基质,以掌叶半夏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铵态氮、 硝态氮比例处理,分析不同铵硝比例处理下掌叶半夏叶片中抗氧化保护酶(SOD、 CAT), 叶片、 块茎中氮代谢关键酶(NR)的活性及块茎中次生代谢产物(MDA、 硝酸盐及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变化。【结果】 1)叶片鲜重、 块茎鲜重及总叶绿素含量总体均随铵态氮比例的升高而呈逐渐增加趋势,其中在全铵营养下,块茎鲜重和总叶绿素含量均达到最高值。2)随着铵态氮比例的升高,植株叶片中SOD、 CAT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 当铵硝比为50∶50时,SOD、 CAT酶活性最高,此时,叶片中NO-3-N含量也达到最高。3)在全铵营养或全硝营养下,MDA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 当铵硝比为50∶50时,MDA累积量最低。4)在全硝营养下,叶片、 块茎中的NR活性均达到最高值,同处理水平下叶片中NR活性要高于块茎; 并且随着铵态氮比例的增加叶片中NR活性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而块茎中的NR活性则呈逐渐增加的趋势。5)块茎中主要活性成分的累积更依赖于两种氮素的配施作用,在较高的铵态氮配施处理下(75∶25时),总生物碱、 总有机酸及腺苷的积累量均取得最高值。【结论】适宜比例的铵硝配比可以促进掌叶半夏生长及产量的形成,其促进效果也显著高于全硝营养; 当铵硝比为50∶50时,其植物体内的相关酶活性也达到最高,说明适宜的铵硝配比能减轻膜质过氧化对植株细胞膜造成的损伤; 同时,较高的NH+4-N也有利于块茎中主要活性成分的积累,尤以铵硝比为75∶25时,累积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液相色谱仪在大竹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中实际应用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相应改进建议,从而提高液相色谱仪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简单高效率的AC-DC变换器电路设计.该电路采用两级结构,其中升压(Boost)电路采用传统的转换控制模式和开关器件谷底电压的开通模式,不但实现高的PF值,而且提高了其效率;降压(Buck)电路则采用单周控制和开关器件谷底电压开通模式,实现简单、高效和电压可调节输出.  相似文献   
5.
非线性滑模控制的直线电机伺服系统,由于滑模控制算法涉及的参数较多,会给参数调优带来困难,从而影响控制效果.结合理论分析与仿真方法,以实验采集的样本为基础,通过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对直线电机伺服系统进行建模;采用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作为控制算法,搭建直线电机运动控制仿真实验平台;利用粒子群算法,在给定范围内优化滑模控制参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白及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采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比较白及叶长、叶宽、株高及原球茎大小的差异。[结果]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间,白及幼苗的生长表现出显著差异。2,4-D均能诱导种子产生愈伤组织;6-BA、KT对白及幼苗叶长及原球茎的生长有抑制作用,KT对其叶宽、株高有抑制作用;NAA、IBA对白及幼苗叶长及叶宽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但NAA较IBA强,NAA还对其株高有促进作用。[结论]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单因素处理中,2,4-D诱导白及种子产生愈伤组织的最佳浓度为1.0 mg/L,诱导率为100%,其余成苗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中,NAA较IBA、6-BA、KT较好,0.5、1.0 mg/L NAA对幼苗的生长效果均较好;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处理中,仅2,4-D对白及种子愈伤组织的诱导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盐胁迫对丹参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盐胁迫对丹参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过程中生理指标的影响,采用Na Cl模拟不同程度的盐胁迫,共设置0、20、50、75、100和150 mmol·L-1共6个浓度梯度,研究不同程度盐胁迫下丹参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相关生理特性。结果表明,20 mmol·L-1的Na Cl可促进丹参种子萌发,但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丹参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发芽势均呈下降趋势;丹参幼苗苗高和根长生长则在75 mmol·L-1 Na Cl溶液处理下达到最大值,且此时显著增加了丹参幼苗叶片中SOD、POD、CAT酶的活性;在100 mmol·L-1 Na Cl溶液处理下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MDA的含量则随着Na Cl胁迫浓度的升高而增加,说明丹参幼苗叶片通过自身协调物质来抵抗盐胁迫的同时细胞膜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受到严重的破坏;同时,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均显著降低了丹参幼苗的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抑制了叶片产生光合色素的能力。综上所述,低浓度的Na Cl胁迫下,有利于丹参种子的萌发,丹参幼苗也可通过提升自身的生理机制来缓解一定浓度盐胁迫造成的伤害,但是随着Na Cl胁迫浓度的升高,丹参幼苗耐盐能力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