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1.
用半开放式田间遮阴处理,探讨不同叶色型苋菜在早春弱光环境下的农艺性状及其叶片生理变化,为筛选耐阴性的苋菜品种及其规模生产提供试验依据。结果表明:田间遮阴14d后,各叶色型苋菜株高、植株冠径增加,干物质积累减少,根冠比下降,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总量极显著降低,Chla的降幅低于Chlb,Chla/Chlb比值增大,总抗氧化能力下降幅度为:圆叶绿苋(YL)台湾红苋(TH)尖叶绿苋(JL)阿里山红苋(AH)。红叶型苋菜叶中苋菜红素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k Ama/Chl上升极为显著,揭示该色素有别于花青素苷的弱光生理调控机制。不同叶色型苋菜对弱光胁迫响应各异,田间遮阴抑制了TH的出叶数及其生长,花红苋(AH)对弱光照环境有较好的适应性,遮阴后期叶面积增加14.6%~26.7%,苋菜红素含量显著上升。4种供试品种的田间耐阴性为:AHYLJYTH。TH和JL适合全光照条件生长;结合AH和YL的产量和株型品质分析,AH更适合在广东珠三角地区早春田间栽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