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7篇
水产渔业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成分分析法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4个班122名学生对26位教师的16项教学评价指标的调查资料,用主成分分析法推导了两个主成分并建立了主成分方程,计算出了26位老、中、青教师及各类课程的评价量化值。结果表明,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可有效地用于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2.
玉米精量节肥防治面源污染高产栽培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三元二次回归组合设计试验研究探索出 1套稳定玉米产量不变而精量节肥防治面源污染高产栽培模式 ,并建立了玉米栽培密度、施N量和施P量的数字模型 ,确定了P肥按穴基肥深施 ,N肥以速效攻穗为主的深施 (10cm以上 )化肥的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3.
玉米几个经济性状的基因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安贵 《作物学报》1982,8(3):153-162
用世代均数分析法研究了玉米单株籽粒产量、穗重、百粒重、行粒数、穗行数、穗数以及穗长7个性状的遗传。对8个亲本自交系组成的7个杂交组合进行了分析。每个组合群体都由 P1、P2、F1、F2、B1和 B2世代组成。同时用G.S.Chahal 和 J.L.Jinks(1978)提出的用  相似文献   
4.
以50个大麦品种(系)为试材,用 kempthorne 部分双列杂交法分析各生育期性状和单株产量。结果表明广义遗传力由大到小是成熟期、灌浆期、孕穗期、出苗期、抽穗期、单株产量。各品种(系)间的5个生育期和单株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
4PU-30对杂交水稻后期叶片衰老及再生芽萌发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研究 4PU 30对杂交水稻后期叶片衰老及再生芽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 ,水稻齐穗 5d喷施 4PU 30可缓解叶片叶绿素分解 ,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降低芮二醛含量和细胞渗透率 ,有效延缓叶片衰老。 4PU 30可提高水稻根系活力 ,促进再生芽生长 ,提高活芽率  相似文献   
6.
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大麦三个杂交组合按谱法繁衍的F_4代家系。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值为库容因素(穗长、小穗数、实粒数和穗粒重)值;第二主成分值为生育期因素值。二者占总变异的60.60~66.91%。主成分分析法对亲本选配和后代选择均可提供较多重要信息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掖单13玉米在黔东地区的栽培措施与产量(简报)杨安贵王季春沈福成杨萌(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系,重庆400716)邵章成方门良龙卫华韩志军陈正平(石阡县农业局,贵州555100)采用三元一次回归正交设计试验,探索“掖单13号”在西南地区种植的最佳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10个不同类型的普通小麦品种(系)在7种环境条件下的产量稳定性和产量分量性状的稳定性,以及两者间的的关系。结果表明,平均产量高的品种(系)不一定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都高产,而稳产性好的品种(系)平均产量并不最高。在产量组分中,单位面积上的有效穗最稳定,而每穗粒数变化最大。  相似文献   
9.
用Kempthorne & Curnaw的部分双列杂文和Griffing的完全双列杂交法4,对比分析了玉米抽丝期、株高和单株产量等性状。除s=3的部分双列杂交外,其余部分双列杂交与完全双列杂交结果基本一致。因此,部分双列杂交是一种有用的玉米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稻田半旱式耕作法是由侯光炯教授等一批科技工作者经多年的系统研究而提出,在生产上表现了明显的增产优势,特别是深脚烂泥田,冷浸田和大肥田等低产田的增产效果更为显著。就重庆市而言,十九个区县650万亩稻田面积中,近年来冬水田己上升到6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